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工作 >  科研成果
中国低碳发展的镇江样本
【添加时间:2016-01-05 】   来源:群众 分享:
  镇江,秀山绵延、江水浩淼、三山珠缀,自古素有“城市山林”和“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然而,十多年前,镇江金山北麓、长江南岸,遍布大大小小的鱼塘、码头和污染企业,水脏、味臭、空气差……“炮轰南山、烟熏焦山、污水漫金山”的状况让人心痛不已。如今,这片居住着313万人口的热土,正焕发着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无限生机与活力,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脱颖而出。习近平总书记称赞“镇江低碳工作做得不错,有成效,走在了全国前列”。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委员赫泽高点赞:“会把镇江的低碳发展探索和对镇江的良好印象带回欧洲,与大家分享”。在洛杉矶召开的中美气候领导峰会上,镇江代表中国低碳试点城市应邀出席峰会,其低碳发展经验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镇江一展“低碳之道”,全球目光为之聚焦。镇江还是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生态市……镇江“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勾勒出中国低碳发展的现实模样,展现出江苏生态发展的广阔前景。

  一、坚守与创新的突破——咬定生态不放松
 
  多年来,镇江市委、市政府既咬定生态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又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深化了没有坚守就会朝令夕改、难成大事,没有创新就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理性认识,闯出了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的新路子。
 
  破解持续增长难题。长期以来,困扰镇江发展的最大难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经济发展新空间不足,产业结构偏重,有些年份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0%以上;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培育相对滞后,创新链不健全,与产业链不够配套,支撑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新路径、新空间需进一步挖掘和拓展。生态环境约束加剧,生态系统质量和水、大气、土壤环境改善难度加大,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低碳试点城市建设任重道远。资源能源约束趋紧,能源消耗以原煤、石油等为主,所占比例大于95%,清洁能源消费所占比重较低,用地紧张与开发效率不高并存,水资源有效供给问题突出。镇江清醒地认识到,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适应新常态,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从“汗水式增长”向“创新式增长”转变,把发展的重点转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挖掘环境资源优势。镇江最大限度挖掘环境资源优势,放大生态环境发展效应。让生态特色充分彰显。坚持以特制胜,打造生态标杆型城市,是镇江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正如市委书记夏锦文所说,生态领先,必须是以生态为底色、产业为支撑、科教为优势、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带动、宜居为品牌的综合性重大亮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也才算是在生态文明上做到了“特别出色”。让山水灵气充分释放。镇江山水资源丰富,有山体235座、河流60余条。激活沉睡的山水资源,创造性地把全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统筹打造。主城26座山体就是26座公园,使显山露水、透绿现蓝的愿景成为现实;开展“一湖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凸显江河交汇的独特风貌。让生态文化充分发掘。镇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茅山道教提出的“道法自然、返璞归真”、“崇尚自然、效法天地”朴素生态理论博大精深。坚持古为今用,把历史作为“城市之根”、文化作为“城市之魂”,将丰富的人文积淀与秀丽的自然遗产充分展现出来,以生态文化魅力激发镇江发展活力。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新阶段的现实要求。在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阶段,把握发展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产业结构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特征,镇江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八个大力推进”的首要任务。新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镇江深刻地认识到,唯有创新发展,才能避免动力衰退、低水平循环的“平庸之路”;唯有协调发展,才能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的“失衡之路”;唯有绿色发展,才能避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透支之路”。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新期盼的使命担当。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镇江顺应人民群众期盼,让老百姓吃上安全食品、望见一汪碧水、呼吸清新空气、享受优美环境,尝到绿色健康生活的滋味,真正使绿色发展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二、理念与规划的引领——蓝图绘就低碳路
 
  以理念牵引,依规划布局,用行动落实。镇江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十多年来,它在理念的变迁与更新中不断获取生机,在规划的引领和统筹中持续增添动力。
 
  先进理念催生新战略。在十多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镇江的发展理念不断升华,实现顶层设计的深度跨越,成为科学制定制度和政策的指引。坚持把环保优先作为发展的首要前提。2000年前,产业调整之痛、污染治理之难、环境保护之急,触动了镇江人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果断地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环境保护摆在发展全局的优先位置,摒弃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增长方式,坚决从环境换取增长中走出来。坚持把生态文明作为发展的最高境界。2004年跻身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后,镇江进一步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品牌,宁可牺牲发展的几个百分点,也要把空间留给调整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坚持把生态领先作为发展的战略选择。2012年,镇江确立了“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的理念。正如朱晓明市长强调的,以战略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成为镇江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优势,让生态成为镇江的“城市名片”,成为百姓最具自豪感和幸福感的“第一品牌”。
 
  科学规划引领新发展。规划新则发展新,定位高才能发展好。在顶层设计上统领。发挥规划对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大力推进“多规合一”,以“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为目标,紧紧围绕镇江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建设总目标,加强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国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的相互衔接。在总体布局上优化。着眼未来规划布局,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一方面管空间,率先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把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生态平衡四大功能分别明确到每个乡镇和街道,并出台了产业准入等6个政策;另一方面抓园区,推进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腾出更多的生态保护空间。在约束监管上发力。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决策全过程、各方面,实行最严格的环境考核监管制度,守好生态红线、架好监管高压线、打造山水风景线,编制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划定总面积近860平方公里的省级及市级生态红线区域71个。
 
  生态愿景激发新能量。镇江市把人民群众对生态健康文明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突出人民主体地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整治——让环境清朗起来。工业整治“出重拳”,累计关闭化工企业350家,压缩水泥产能654万吨、钢铁产能22.5万吨;水环境治理见实效,累计完成河道清淤180万方、引换水1亿立方;大气治理“下猛药”,全面实施268项治理工程以及燃煤锅炉、老旧车辆淘汰两个专项工程。开放——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加强与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专家团体、组织机构交流合作,和美国加州、德国GIZ、瑞士环境发展合作署、清华大学、国家应对气候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参加“低碳中国行”、两岸应对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活动,把镇江低碳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推向世界。共建——全民参与热情高涨。开展“低碳教育进课堂”、“低碳生活进我家”等活动,推广公共自行车出行,办卡10万多张、购置自行车11790辆,让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三、示范与试点的递进——转型升级强筋骨
 
  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到国家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市,标注着镇江从转型“伤筋动骨”到升级“强筋健骨”的“脱胎换骨”,彰显出发展质量提升的生态逻辑。
 
  “三个变”为生态增值。镇江把握好变的逻辑,以低碳减法换取健康增长,以绿色加法凝聚发展活力,调结构、降能耗、减排放,为环境减负,为生态增值。变“散”为“聚”,建设优质园区。按照规划面积、四至边界、主导产业、发展目标、推进机制等“五个明确”的要求,先后规划建设了20个先进制造业特色园区、3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0个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产业的集中集聚集约,为生态保护腾出更多空间。2015年这三大园区的销售和产值在全市总量占比分别达到70%、60%、50%。变“低”为“高”,优化产业结构。围绕“调高调优调轻调绿”,促进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66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六大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2014年,新兴产业完成销售3600亿元,增长26%,占规模工业销售比重达45.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8%,服务业投资增长36.6%,均居全省第一。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园区循环化改造,对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形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全覆盖,其中镇江新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构建完善的废弃物处置产业,入选国家第四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即将开工。
 
  “四个碳”为转型增力。在全国首创以碳平台为基础,碳峰值、碳考核、碳评估和碳资产管理为核心的碳管理体系。碳平台,管理“精细化”。2013年,整合政府多部门数据资源,建成运营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云平台,全面、直观展现全市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实现了低碳城市建设的系统化、信息化和空间可视化。通过碳平台对48家重点碳排放企业实施碳资产管理,在线监控企业煤、电、油、气消耗及生产过程碳排放,为企业搭建碳资产管理系统,引导企业实施节能降碳精细化管理,并为政府调控、公众咨询、社会监督提供服务。碳峰值,牵住“牛鼻子”。把碳峰值目标和实现路径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牛鼻子”来抓。运用碳平台建立城市碳排放变化趋势模型,提出202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的目标,比全国提前十年,既体现出镇江确定产业发展“负面清单”、倒逼低碳发展的大气魄,又彰显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使命担当。碳评估,构建“防火墙”。制定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估制度,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放项目。碳评估由政府公共财政买单,在能评和环评的基础上,从低碳的角度综合评价项目的合理性和先进性。红灯否决、黄灯补偿、绿灯放行,直观的碳评估制度正逐步构建产业低碳发展的“防火墙”。碳考核,用好“指挥棒”。以县域为单位,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考核。运用碳峰值倒逼机制,兼顾各地历史排放量和实际减排能力,研究制定差异化碳排放目标任务,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党政目标绩效管理体系。在全国率先出台并试行部门和企业两个层面的碳统计方法制度,为碳考核奠定了法治基础。
 
  “九行动”为发展增颜。一手抓能力建设,构建完善的碳排放管理体系;一手抓项目化推进,实施“九大行动”,在一个个项目的落实中,绘就出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立体化创体系。研究制定低碳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和建设意见,全面实施优化空间布局、发展低碳产业、构建低碳生产模式、碳汇建设、低碳建筑、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能力建设、构建低碳生活方式等九大行动,并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构建立体化的低碳城市建设体系。阶段化分任务。2013年-2015年,每年分别确定低碳九大行动细化任务102项、126项、120项,并将年度任务分解纳入年度党政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展开。高效化见成果。低碳九大行动实施两年来,投放清洁能源公交车350辆、长途客车157辆,实现CNG出租车100%全覆盖,新增绿化造林面积10.5万亩,绿色建筑140万平方米。至2014年底,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9.73%,2010年以来累计下降24.09%,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四、生产与生态的融合——持续发展固根基
 
  离开生态抓生产是竭泽而渔、离开生产抓生态是缘木求鱼。镇江理性审视生产与生态的关系,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延展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程度,用生态激活生产,用生产保障生态,初步显现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协同效应。
 
  托起“生态祥云”。在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云平台的基础上,打造全国第一朵“生态云”。功能全覆盖。“生态云”是一个集应用与研究、数据收集处理与查询、管理与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综合平台。通过建立数据、管理、服务、交易、查询5个中心,全面、直观地反映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过程、项目、重点领域管理体系。资源大整合。依托云神工程,整合国土、环境、资源、产业、节能、减排、降碳等数据资源,使全市重点污染企业以及重要的水体和山体、大气等实现实时在线监测,运用大数据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企业有动力。开展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利用市场手段为企业生态转型、资源消耗控制提供有效载体。通过节能量、排污权、碳交易、园区循环经济信息共享与交易撮合等,促进企业增强治理污染和节能减排的积极性。群众可观感。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会的虚拟化网络服务中心,发布政策信息、生态资讯、绿色低碳技术,鼓励群众建言献策,让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可观可感。
 
  创新“制度体系”。制度管根本、管长远。镇江在低碳建设中实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向制度要红利。创建协作协同机制。构建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框架,推进文明委生态办实体化运作,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立由分管市长为召集人、各相关部门和辖市区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生态环保工作委员会,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创建生态补偿机制。设立市生态补偿专项基金,专项用于生态修复、环境损害等生态补偿。2014年以来,市级统筹年度新增税收财力10%,以后年度以2014年为基数增长5%,各辖市区也相应设立本级的生态补偿“资金池”。目前全市专项基金总额约为每年3.1亿元,有效调节了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创建督查问责机制。市委市政府和各辖市区、各相关部门签订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状,明确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出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方案,以及法治保障、工作纪律保障、问责办法等系列文件,为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
 
  培育“生态文化”。深挖“文化富矿”。把传承、发展和弘扬生态文化融入到绿色镇江建设之中。以历史文化为依托,以青山绿水的城市特色为背景,培育和创新特色生态文化。传承“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将“大爱镇江”的内涵从人与人之间的爱扩大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爱,崇尚“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生态理念。生态“入脑入心”。开展生态文明看镇江、进万家等主题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建设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将生态教育纳入党政干部培训体系和学校素质教育。加强企业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培训教育,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生态环境道德和责任意识。传承“绿色基因”。开展各项“细胞”创建活动,构筑环保理念“裂变”的载体。推进生态村创建,市级以上生态村占比达90%。创建“节水型学校”40所,其中6所学校通过省级验收。创建国家级“公共节能机构”,有的放矢地抓好节能工作。实践证明,生态文化始于传统、兴于当下、属于未来。
 
  五、金山与青山的深化——提升低碳新内涵
 
  当一次次面临“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取舍矛盾时,镇江始终保持发展定力,走生态立市之路,从以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诠释了“青山”与“金山”关系的深刻内涵。
 
  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十多年前,面对不理解,镇江没有犹豫,坚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十多年后,面对新机遇,镇江没有迟疑,开展“四碳创新”、“九大行动”,将生态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变成发展资本、以绿色产业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了从粗放发展向集中集约发展的转型,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深化了对实现社会主义永续发展的理解、对社会主义“发展质量规律”的认识。镇江的实践表明,发展规律不是像白纸黑字那样一目了然,必须靠不懈的实践去摸索,在科学的认知中去凝练、去升华。
 
  促进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建设生态文明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必定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调整。镇江一方面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实现了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实践证明,只有让“绿色化”实现“常态化”,才能保持经济的“绿色增长”,提高社会的“绿色福利”,扩大生态的“绿色财富”,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开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镇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表面上看是约束了发展,砸了一部分人的“饭碗”,但实质上,正是这种理念淘汰了落后产能,调整了资源结构,拓展了发展空间,解决了资源要素不足与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只有把该发展的充分发展起来,把该保护的严格保护起来,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才能从生态占用、环境污染和空间无序中“跳”出来,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格局中“沉”下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让发展真正绿起来。实践证明,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坚持“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和做法,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行动自觉。
 
  顺应了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发展大势。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没有一个地区发展起来前不曾遗留环境破坏问题、付出艰难治理的代价。镇江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表明,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根本是人们的价值取向要从物质的富足功利向社会的健康文明转化,首要是生产方式要从资源掠夺型向保育再生型转轨,关键是消费行为要从高消费向绿色消费转变,要害在于扭转GDP至上的考核体系,重点在于破解人人都说环保重要、可一旦触及自身利益就不干了的“吉登斯悖论”。环境的警钟令人警醒,生态的保护时不我待。我们只有向污染宣战,“同呼吸、共奋斗”,向着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行进,才能让每一个人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洁空气、吃上安全食品、享受良好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景秀的美丽家园。
 
 
  (调研组成员:朱维宁、苗成斌、尤展、赵扬波、王婷、朱瑾)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