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工作 >  科研成果
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添加时间:2016-07-18 】   来源:求是 分享:
  核心要点:
 
  ■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市场经济起步较早,但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寄望殷殷,多次要求广东要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我们深刻体会到依靠传统粗放型发展难以为继,必须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动力结构,把发展的动力机制真正转到创新驱动上来。
 
  ■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举措。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广东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和行动计划,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改革。
 
  ■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力省和排头兵。中央要求广东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经贸合作中心和重要引擎,广东积极行动,率先出台了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实施方案,突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两条主线。
 
 
  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对广东经济发展的重大考验。“十三五”时期,广东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环境和机制。
 
  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市场经济起步较早,但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鼓励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有进有退,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差别待遇,在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方面实行与公有制企业同等政策,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大力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实行企业主体登记与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进一步清理、合并和压减工商登记前置和后置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允许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消除隐性准入障碍。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基层政府管理更为便利有效的审批事项一律下放,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进审批后监管制度化建设,政府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职责。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市场化的投资项目,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需要政府审批。按照实现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社会事务网上办理的要求,推动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由到部门实地办理向网上办理转变。
 
  二、坚持发展动力转换,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寄望殷殷,多次要求广东要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我们深刻体会到依靠传统粗放型发展难以为继,必须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动力结构,把发展的动力机制真正转到创新驱动上来。
 
  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形成自主创新的科技支撑体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科研院所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把科研机构建成技术创新的策源地,进一步建设好新的广东省科学院,实施重点实验室倍增计划,继续鼓励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瞄准前沿和高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技术攻关,突破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推广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发挥广东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大力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把更多科研成果转化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培育创新主体,加快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力军的作用,建立一套管用的机制,巩固壮大一批,储备发展一批,孵化培育一批,争取“十三五”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万家。其中,既要培育像华为、中兴、美的、格力等更多掌握核心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骨干企业,又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激发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潜力,更好地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增资扩产、设备更新、智能化改造等途径,把一批传统企业改造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厚植创新优势,加快形成产业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围绕建设产业新体系,聚焦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制造、“互联网+”、绿色低碳循环等高端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用好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省两个抓手,扎实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广州、深圳“双核”引擎作用,建立创新合作协调机制,形成珠三角一体联动的区域创新格局。牢牢抓住人才这个关键要素,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大规模培养和吸引人才,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和条件,把广东建设成为创新人才集聚的高地。
 
  强化政策保障,更好地形成推动创新发展的合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障碍,健全创新的市场化导向和管理机制,推动政府作用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建立从实验研究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公共财政支持创新发展的新机制新方法,通过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专利申请补助、以奖代补、专项补助等政策手段,引导社会和企业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创新上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切实维护创新者权益,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三、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三去一降一补”攻坚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举措。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广东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和行动计划,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改革。
 
  精准发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着力破解结构性矛盾。坚定不移去产能,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原则处置“僵尸企业”,对国资系统2333户关停企业,2016年实现市场出清;对1052户特困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在2017年底基本实现脱困目标。多措并举去库存,按照到2018年底全省商品房库存规模比2015年底的1.6亿平方米减少约12.5%的目标,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坚守底线去杠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面摸清全省金融杠杆情况,力争到2018年底,证券、期货机构杠杆率符合相关监管指标体系要求,保险公司杠杆率全面达标,全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打好“组合拳”,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进一步落实好国家有关降税减费政策,全面推进“营改增”,抓好小微企业一揽子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落实,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到2016年底,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加快推进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继续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等收费,多渠道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认真落实精简归并“五险一金”政策,降低企业社保费成本,加快推进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逐步下调基本医疗保险单位费率,全面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到2018年,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
 
  集中力量补短板,提升全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加大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出省通道、城际区域联网高速公路建设,构建珠三角城际铁路网,加强港航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交通网络互联互通短板。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补齐环保设施短板。深入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光网城市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建设,补齐信息化和城市地下管网短板。
 
  四、主动适应国际经济格局变化,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广东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引领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东必须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巩固对外开放优势。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力省和排头兵。中央要求广东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经贸合作中心和重要引擎,广东积极行动,率先出台了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实施方案,突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两条主线。一方面,要以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重点,突出东南亚、南亚和南太战略重点方向,推进与沿线国家重要港口的实质性合作,构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水平货运物流服务网络,大力提升对外互联互通水平。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产业和经贸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沿线国家布局经营,推动优势产能输出;充分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等经贸合作平台作用,进一步扩大双向投资,深化产业合作。
 
  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直接合作,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出台加强与欧洲、北美合作重点工作方案,加大引资引智引技力度,加强高端产业合作,加大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优秀人才。进一步加强合作平台建设,办好中德金属生态城、中德工业服务区、中以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合作园区,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创新型中小企业集群等建设一批高层次合作平台,为承接合作项目提供载体、创造条件。畅通合作渠道,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设立驻外经贸代表处,进一步加强境外广东商会建设,积极拓展友好省州、友好城市关系,拓展形成多层次的直接经贸合作渠道。
 
  抓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扎实推进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搭建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将各行业、各领域更多的改革创新举措放在自贸区先行先试。加快推进自贸新城、金融产业及国际航运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国内外投资者对自贸区发展的信心。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市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国际法律服务,努力形成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在CEPA框架下加快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加快推动港珠澳大桥、广深港客运专线、粤澳新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联手打造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