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工作 >  科研成果
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添加时间:2017-01-05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亚洲、非洲出现了一批新独立的国家,它们原来都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经济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都很低。这些国家摆脱西方列强控制后,都有加速本国经济发展的愿望,都想早日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于是,它们致力于引进外资、开放港口,希望靠提供廉价资源来改变现状。这些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后来大都落入“低收入陷阱”或“中等收入陷阱”。这证实了一点,即只顾高速增长而不顾本国实际,是无法真正富强起来的。即使靠资源的发掘和出口能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但依赖西方跨国公司的状况却无法改变。不顾国情,不在经济社会体制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中国家就难以走出“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应从这些发展中国家遭受的挫折中吸取教训,清醒认识到,勉力维持超高速增长是有害无益的。因为这种数量型的发展方式弊端明显:一是资源过度消耗,二是生态严重破坏,三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四是普遍的低效率,五是错过了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的大好时机。可以断定,数量型的发展方式包括一段时间的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长都无法成为常态,其后遗症会持久地存在。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现阶段呈现的新特点。新常态下,我们必须加快从数量型发展方式转变为质量效率型发展方式。这实质上是一场体制改革、一场重新认识国情的观念革命。为什么这是一场体制改革?因为它首先涉及资源配置方式的转换。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采用行政部门主导资源配置的做法,而必须转换到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路径上来,政府则发挥引领、规划和监督作用。当前要特别注重通过体制改革打破对旧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为什么这是一场观念革命?因为它涉及对国情的深刻理解。应认识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底子薄、农村人口众多、人们收入不丰而且收入差距较大的状态下进行的,扶贫工作仍需深入推进,再加上以往多年对生态保护不够重视,环境污染仍需加大治理强度。再不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方式,必将增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难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适应现阶段的中国国情,最重要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把过去习以为常的数量型发展方式转变为质量效率型发展方式,从而把增长速度降下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能保持中高速增长就可以了。
 
  深入理解中国国情,还应认识到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优化产业结构,又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大力增加有效供给,使供给与需求相适应;着力调动广大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大企业在产权清晰并且产权一律受到法律保护的前提下,就能从实践中懂得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压力不是一件坏事,而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新动力。当广大企业了解到这就是国情、就是经济发展新常态时,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就有了切实的希望和目标。
 
  (作者:厉以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资深教授)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