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工作 >  科研成果
创新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
【添加时间:2018-04-08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重大举措,在过去5年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做好宏观调控工作的根本遵循。
 
  新时代对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对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提出了新要求。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传统宏观调控提出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传统的以经济总量和速度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提出挑战。传统宏观调控对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条件下经济总量增长问题十分有效,但对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聚焦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经济发展环境变化要求重新审视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动能转向新动能。这说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经济发展规律也随之发生变化。宏观调控不能再简单盯住经济增长速度目标,而必须将重点放在打造新的经济发展动力、提高发展质量上。
 
  经济领域面临的突出矛盾问题要求调整宏观调控理念思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虽有总量性、周期性问题,但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供给侧,表现为供给质量不高、结构不均衡、市场出清困难、发展动力不足。传统宏观调控侧重于短期需求管理,不仅不能解决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反而可能使这些问题恶化。因此,突破短期需求管理框架,更多转向供给侧,更多采用结构性工具,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政策协调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创新方向。
 
  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要求全面提高宏观调控战略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要求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一战略安排,要求突破“宏观调控主要是逆周期总量调节的短期调控”的西方教条,克服宏观调控短期化困境,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不断创新各种政策工具,使宏观调控在目标、手段、工具以及实施模式上与国家战略规划相匹配。
 
  经济环境复杂化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宏观调控不仅要关注稳增长,而且要关注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不仅要调整一般市场主体的经济关系,而且要从制度层面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因此,过去“工具与目标匹配”的分类治理方法难以从根本上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统筹各项目标、形成调控合力。只有进一步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超越部门局限,突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双约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新实践推动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经济发展新规律的基础上,在宏观经济领域不断推进改革创新,保证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增添了重要内容。
 
  5年来,我国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宏观调控思路的调整、宏观政策工具的创新以及关键时刻的宏观决策是科学的、正确的。我国经济发展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有力回击了国际上“做空中国”“中国崩溃论”“中国经济硬着陆论”等唱衰声音,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突破,大踏步朝着多年想实现而没有实现的结构调整目标前进。5年来,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所占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持续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实体经济结构显著改善。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一些关键性、基础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解决了很多难点问题,对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惠民生方面,5年来,就业增长超预期,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而且具有扎实的实践基础,是深入把握中国经济规律、有效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理论基础构建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是解决当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总钥匙。
 
  5年来,宏观经济领域的各项具体创新,极大推动了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创新。首先,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实施力度。其次,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创造性地将宏观调控目标扩展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统筹各类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第三,破除西方危机管理的强刺激教条,放弃“大水漫灌”的调控模式,创造性地确立了区间调控思路,明确经济增长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采取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等新举措。第四,超越西方教条,依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和经济改革目标实施短期宏观调控,确保短期宏观调控保持战略定力、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大局。第五,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重构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微观基础和制度环境。比如,把宏观审慎政策作为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行的三大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将社会融资规模纳入中间管控目标,有效克服了过去简单依据外汇储备占款发行货币带来的各种问题;对地方债务融资总额设定上限,加强地方融资平台管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环境。第六,根据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宏观调控不仅关注需求侧,而且关注供给侧;不仅着眼总量管理,而且关注结构性问题;不仅从一般性的政策实施入手,而且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不仅关注短期波动,而且重视提升中长期经济增长潜力和培育新动能;不仅关注金融风险,而且关注金融切实服务实体经济。第七,形成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证我们在进行宏观形势判断、宏观战略把握、宏观政策选择以及具体政策实施过程中把握好时度效。
 
  以新思想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实现了革命性创新。当前,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
 
  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提高宏观调控的战略性、系统性、协同性。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反对经济工作中的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山头主义、地方保护主义,防止不切实际定目标,更不能搞选择性执行。应在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定期研究分析经济形势、决定重大经济事项和中央财经委员会(领导小组)及时研究重大经济问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领导小组)及时研究经济领域改革问题等新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党领导宏观调控的信息汇总体系、研究分析体系、决策体系和实施执行体系,使之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深化基础性改革,为宏观调控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宏观政策传导渠道不畅、实施效率不高是宏观调控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通过深化基础性改革、改善宏观政策传导机制,为宏观调控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环境。例如,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增强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通过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汇率制度的防波堤功能,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率,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和市场秩序整顿提高宏观审慎政策效率,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等等。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功能。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率导向,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握好需求管理的节奏和力度,全面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在总量侧、结构侧、需求侧、供给侧等各方面的功能。增强国家规划对短期宏观调控的战略导向作用,聚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解年度任务和指标,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政策协调机制,提升各种宏观政策工具的预期引导功能。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与时俱进地理解“稳”与“进”的内涵。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稳”的标准和内涵不同,底线管理的标准也不同。同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基础性改革深入推进,“进”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与时俱进地理解“稳”与“进”的内涵,根据当时发展形势科学确定“稳”与“进”的具体目标。
 
  (作者: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