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经济发展新常态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创新了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理论,具有丰富内涵。
概括了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主要特点之一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科学概括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历经1978—1990年产业结构优化调整、1990—2000年轻工业快速发展和2000—2007年重化工业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后,从2008年开始进入服务业相对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后期。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经济仍将处于工业化后期及向后工业化转换阶段。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工业化后期经济增速普遍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从我国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的发展变化趋势看,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仍有条件保持7%左右的较快增长,增速仍将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揭示了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习近平同志指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这揭示了经济增长的规律与波动特征。从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看,在工业化中期的高速增长阶段,因生产过程更加迂回、产业链更长,经济增速的波动幅度较大。在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社会,随着产业结构从重化工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增速趋于下降,经济运行较为平稳。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增长波动较小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经济增长将更趋平稳。
指明了需求发展模式转换方向。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习近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指明了我国需求结构演变规律和需求发展模式转换方向。在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期,出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目前,我国出口高速增长期已经结束,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趋于下降。耐用消费品需求快速增长,是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内需基础。目前,多数耐用消费品需求趋于饱和,但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计算机、手机等需求仍保持快速增长,乘用车需求处于中高速增长期,未来商品消费依然具有较快增长的基础。同时,服务消费正在崛起,消费需求潜力很大。国内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性需求因素。
阐明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趋势。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科学论断,是在深入分析我国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在趋势的理论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在引进发达国家成熟技术基础上,我国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依靠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逐步弱化,借助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等途径实现技术进步的空间逐步缩小,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式发展难以持续,未来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提高和自主创新,创新驱动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提供了解决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指针。解决经济社会格局变化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必须按照习近平同志关于“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的要求,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对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面临的严峻挑战,必须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以建立托底机制为重点,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必须按照“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模式。面对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必须全面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建“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构建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作者分别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来明、研究员李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