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党建 >  党建研究
【砥砺奋进新国企】宋志平谈央企党建:要把政治账和经济账高度统一起来
【添加时间:2018-09-21 】   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分享:

  他是“中国的稻盛和夫”,带领两家央企跻身《财富》世界五百强。


  他是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的央企一把手,在实践中发现“凡是党建工作做得好的单位,企业经营得也相当好”。


  他是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提出了“央企活力+民企活力=企业的竞争力”的公式。他开创的“整合优化”等根生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备受业界推崇,被誉为“宋志平模式”。

129668676_15014860784861n.jpg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新华网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推出“砥砺奋进新国企”大型融媒体系列访谈,第一期节目邀请了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谈他如何算国有企业的“政治账”和“经济账”、去产能背景下的借船出海,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怎样建立国企民企的“亲清关系”。


“党建”——凡是党建工作做得好的单位,企业经营得也相当好

129668676_15014861323121n.jpg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引发了这位央企改革者的共鸣。宋志平认为,党建工作和企业经营水平息息相关,“凡是党建工作做得好的单位,企业经营的也相当好,经营不好的企业,党建工作也都做得糟糕。” 中国建材集团在宋志平领导下把“党的领导”纳入公司章程,前置党委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并调整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实行董事长和党委书记一肩挑。

  中国建材集团下属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也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如国有控股比例均未超过30%的“北新建材”以及“中国巨石”两家企业,就是把“把党建建在心上、落实到工作上,扎下根去”,促进了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今分别成为石膏板和玻璃纤维领域的全球第一。在宋志平看来,要把国有企业的政治账和经济账“高度统一起来”。“经济搞好了,对政治也是好的,政治搞好了,又促进经济工作的发展,所以它们不能割裂,应该两本账合成一本账。”他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一带一路”——大型央企借东风,让“大象的舞蹈”更绚烂

129668676_15014861606271n.jpg

  如今,中国经济面临“新常态”,中国的企业要有新状态。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央企更要起到行业标杆的带头作用。去产能的过程是痛苦的。有人担忧,体量巨大的中国建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风暴中,还能否延续往日的辉煌。在“三去一降一补”的过程中,中国建材“限制落后、限制新增、错峰限产”三管齐下,目前,中国建材正在致力于淘汰低标号的水泥,让中国的水泥高端化,提升竞争力。去产能的阵痛更需要新的激励和增长来消解。宋志平领导的中国建材,一方面积极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在收入分配上,建立企业员工的利益和企业效益的正向关系;另一方面锐意创新:落实绿色发展,拥抱“互联网+”,引入人工智能......为发展开启了加速的引擎。

  一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企业的自我修炼和进化,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也为更具竞争力的企业提供了世界级的舞台。过去这些年,中国建材在产能合作方面极大地支持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通过“交钥匙工程”,帮助这些国家建设了312条水泥生产线,60条玻璃生产线,占整个市场的65%。 “我以前去过云南看过大象跳舞,我觉得跳得很好。国有企业规模很大,但是我们要改革和创新,使得这头‘大象’跳起舞来。”宋志平在访谈现场这样总结。


“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国企民企的“亲清关系”

129668676_15014861972471n.jpg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点之一,在宋志平看来,国企央企需要多元产权来刺激发展。然而,一些人对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颇有担忧,但另一部分人又担心混改是否会让更多的民营企业消失,造成“国进民退”的状况。宋志平认为,这些担忧都是不必要的。只要在开始时合作规范,合作过程清清爽爽,把住每一道关,混合所有制完全能够做得很健康。 “我们今天的混合所有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法治条件下进行的,我们的依据就是公司法。国有也好,民营也好,都是股东,都是按照股东的出资权利在公司里行使权利,大家都不用担心。”宋志平说。为此,宋志平把政商关系中的“亲清关系”机制引入到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来。 “亲”,就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混合后,所有人员要紧密合作,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清”,就是各方人员在经济利益关系上要清清爽爽。合力把企业做得更好。

129668676_15014862304401n.jpg

转载自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