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南北船”重组后,保利集团与中丝集团重组再度吹响央企重组的号角。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央企产业链重组,专业化重组、央地重组三大路径将加快推进。中国化工与中化集团重组下半年有望落地,国家油气管道公司即将挂牌成立;环保、免税品等领域专业化重组正积极推进;央企重组地方国企也将成为新趋势。
央企合并重组加快破题
据国资委7月8日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保利集团与中丝集团实施重组,中丝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保利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至此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数量减少至96家。
“这是一种典型的大吞小的兼并方式,通过产业链重组,提高经营效率。”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表示,按照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原则,以强化双方主业核心能力、实现业务资源协同共享为目标实施重组。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传闻已久的中国化工与中化集团重组有望于下半年落地。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认为,若两家化工巨头重组最终落地,有望提升集中度,优势互补,减少同质化竞争,形成新产业链条,提升效率和效益;有利于打造出一家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有利于从整体上降低资产负债率,减轻企业的债务压力。
国家石油管道公司将挂牌
据了解,酝酿已久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管道公司或于三季度挂牌成立。
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郭海涛认为,管道公司的成立将有利于促进第三方准入,将助推下游竞争机制完善,并将有助于实现天然气行业的“降本增效”。但组建单一的国家管道公司,也将面临诸多困难和考验,比如,国家管道公司将拥有相对于上下游的垄断地位,其保供能力、建设维护能力、协调调度能力将经受更大考验。其次,管道公司成立或面临最复杂资产整合。未来管道公司成立将重塑我国天然气市场,但也将面临着更大的管道建设压力、资金流压力以及不同气源如何在一张管网内实现无差异运输等问题。
管道公司将推动管道建设加速。据国信证券测算,“十三五”期间油气管网总投资6100亿元,其中天然气管网总投资4400亿元,年均总投资1220亿元。国信证券认为,管道公司有望推动上下游购销气自由对接、促进供需两旺以及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深化。结合当前政策预期及市场风格,短期天然气全产业链以及相关管道建设板块均有主题性受益。
专业化重组提速
国资委年初提出,将持续推动电力、有色金属、钢铁、海工装备、环保、免税品等领域专业化整合。推进区域资源整合,减少同质化竞争。
目前,海工装备领域的整合已启动。4月,中国诚通、中国海油牵头与中船工业、中船重工等五家央企成立了国海海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未来将对全国央企千亿海工装备进行整合、租赁、处置。
同时,三峡集团牵头的环保领域重组正积极推进。
三峡集团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三峡集团着手打造生态环保业务板块,组建中国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牵头设立中国长江绿色发展基金、创建生态环保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形成共抓长江大保护的专业力量和实施平台,努力把生态环保打造成三峡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三峡集团已先后与多个地区政府、央企以及知名环保企业签订共抓长江大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此外,中国国旅历经多次重组布局目前正退出旅行社业务,全力聚焦免税主业。目前,中国国旅已经全面布局北京、上海、香港三地机场的免税店业务,以及海南岛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
与此同时,央企频频重组地方国企升温。近期,五矿集团或入主锡业股份、贵研铂业;中国宝武对马钢集团实施重组,招商局集团也于近日实现了对辽港集团的控股。李锦认为,未来央企和地方国企专业化、产业化重组将成为趋势,将主要集中于资源类、竞争类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