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要子系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支撑。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工程重点,分类组织实施,增强自主能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健全体制机制,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这意味着我国要通过产业基础再造,打破对传统的经济发展路径的依赖,这既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产业基础再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其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这主要表现在供给和需求的失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失衡,特别是实体经济供给质量不高、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剩。从产业看,一方面,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的低水平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存在大量的“僵尸企业”;另一方面,高端产业发展不够和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占有不足,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不高,关键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基础软件等严重依赖进口,高品质、个性化、高复杂性、高附加值的产品供给不足。近年来,面对这些突出问题,通过“破”“立”“降”,我们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需要进一步巩固。要看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尤其是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最大短板,“工业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自主化程度低,关键共性技术缺失,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难以满足需要,包括试验验证、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服务等在内的基础服务体系不完善,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基础软件、操作系统、计算机算法等现代产业的核心基础更是主要依赖国外。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无论是从补产业短板角度看,还是从大力培育新动能、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活力角度看,无论是从提高产业链高级化和现代化水平的角度看,还是从提高供给对需求适应性的角度看,以“工业四基”和基础软件、操作系统等为核心的产业基础能力不能适应产业发展和需求侧变化的问题已成为供给侧的突出矛盾。中央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质上是抓住了这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再造”意味着这项工程的任务艰巨,更意味着要寻求更加“革命性”的变化。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更多地是依靠庞大的市场规模、后发模仿创新的技术源泉、要素低成本供给等比较优势,这种发展路径是一种后发赶超的“快车道”,但天然带来产业基础能力积累过程的缺乏。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这种产业基础能力的短板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链高级化和现代化水平提升,阻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这种后发赶超路径具有自增强的“锁定效应”,只有打破这种路径依赖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再造”产业基础能力。要从重视应用研究转向更加重视基础研究,从强调模仿创新转向更加强调原始创新,从鼓励迭代性技术创新转向更加鼓励颠覆性技术创新。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系统性,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攻破的重要课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再造我国的产业基础
所谓经济体系,是指各类经济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按照一定的体制机制运行的经济系统,可以划分为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等相互关联的各个环节以及产业、区域和城乡等相互作用的各种子系统。产业体系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生产供给功能。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所要求的产业体系具有创新引领,以及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特征。我国现有的产业基础能力还无法适应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要求,制约了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进而也难以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这一方面表现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存在短板,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实体经济供给质量不高、经济协同性不够等问题。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通过再造产业基础来支撑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实际上,中央早就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无论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还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要求大幅度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因此,推进产业基础再造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
总的来看,着眼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我国推进产业基础再造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补齐我国产业基础“短板”,包括大幅度提高“工业四基”能力,以及极大改善产业发展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标准、计量、认证和检验检测)、配套能力、制度环境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而纠正实体经济内部结构失衡、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对于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很多工业基础都不牢固,需要通过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彻底强化这类产业基础,从而提高产业高级化、合理化水平,进而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全面强化以工业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为核心内容的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能力,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撑产业体系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最终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应把握关键着力点
总的来看,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要把握关键着力点,在顶层设计、分类指导的原则下,积极推进以下几方面重要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前瞻技术和战略性技术的研究。产业基础瓶颈的突破,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这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
二是努力完善标准、计量、认证、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等基础服务体系。我国国家产业基础服务体系相比国外发达工业国家的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要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产业基础服务体系尤其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推进标准、计量、认证、检验检测工作,不断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要围绕产业升级的需要,加快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产业质量、安全、卫生和环保节能标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在国际领域的标准话语权,进一步提高校准测量能力,增强我国检验检测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拓展和深化“工业强基”工程。要针对工业基础能力薄弱问题,建立和完善协同攻关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要持续协同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合作攻关,锲而不舍地协同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培育持续创新、不畏风险的企业家精神与弘扬精益求精、专心致志的工匠精神,在职业培训体系、职业社会保障、薪酬和奖励制度等方面不断改革完善,形成有利于培育现代产业工人的激励体系。
四是建立产业基础能力评估制度。首先要建立产业基础能力评估体系,然后要基于该体系对产业链、供应链和关键技术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建议每年进行两次,准确把握和评估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和关键技术的现状,分析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布。这对于产业基础再造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我们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升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五是借鉴日本“母工厂”制度,建设工业基础能力再造的核心工厂。所谓“母工厂”,是在本国建立的在制造体系中发挥开发试制、技术支持和维护本国技术先进性地位的企业载体和现代工厂,具有在生产制造层面不断优化技术、改进能力的功能,可以认为是一个关键核心技术和工艺集成并能不断自我优化的现代核心工厂,境外的工厂一般是“母工厂”的技术和管理的应用复制。借鉴这种制度,我国企业可考虑在我国境内建造覆盖各个产业链和产业关键环节的“母工厂”,使之成为提高工业基础能力的核心工厂。这种核心工厂,一方面有利于在生产制造层面围绕“工业四基”集成要素、优化流程、培育人才,从而在专业集成等方面切实提高我国的工业基础能力;另一方面在我国企业“走出去”和“雁阵”转移的大背景下,可以降低“制造业空心化”对产业安全的负面影响,即使发生产业转移,但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基础能力仍保留在核心工厂,本国产业安全不会受到重大影响。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