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坚持运用科学思维 打赢企业抗疫之战

企业抗击疫情系列谈之八

【添加时间:2020-05-19 】   来源: 分享:

作者:宋志平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


1589866579706890.png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正在奋力发展的中国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对困境,有的企业迎难而上,逆势突围,实现新发展;有的企业却消极被动,束手无策,怨天尤人。这种反差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企业产品与市场等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程度,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则在于企业家能否坚持运用科学思维,及时调整企业战略、战术,应对疫情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时还强调:“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充分说明坚持科学思维,对认识当前形势,树立必胜信念,打好、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阻击战、保卫战的重要作用。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对企业家而言,思维则是企业家对企业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企业家对企业经营管理内在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科学思维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效工具。我曾经在我所著的《经营方略》等书中多次讲过:“企业最大的核心专长是企业家特有的思维模式和灵感,其开拓思想、创新精神和对资源的整合能力,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原动力”。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今天,企业家只有坚持运用科学思维,客观的、发展的、辩证的看问题,方可带领企业逆袭突围,夺取企业抗疫之战的全面胜利。我有下面五点看法同大家交流:


 一.坚持底线思维,清醒认知形势


  所谓底线,就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毛泽东同志说过:“不论任何工作,我们都要从最坏的可能性来想,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也强调:“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底线思维的重要性,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面对疫情,企业家如何才能坚持底线思维,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清醒认知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挑战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目前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了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由于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又相继出现聚集性疫情,疫情发展变化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世卫组织官员前一阶段说:“目前,没有人能够预测这场大流行将持续多久。我们正在进入并迈向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因此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常态化势必成为今后趋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仍然面临着防控常态化的严峻挑战。为此,要做好打长期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二)要清醒认知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


  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接近100万亿,但其增速已从2007年的14.2%,下降为6.1%,处于中高速发展区间。


1589866761544149.png

中国经济2001——2019年经济增速折线图


  本次疫情,对我国经济影响非常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一季度数据,中国经济增速同比下降6.8%,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国际穆迪公司将中国经济2020年增长预期调整为3.3%,中国经济下行巨大压力;再加上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世界经济提振乏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全球2020年经济增长将是-3%,这也是史无前例的。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后,我们能够迅速走出经济下行区间,主要是疫情时间短、涉及国家地区少、中国正处于入世的红利期,所以中国经济增速到二季度就出现了反弹,全年仍然达到10%,并从此保持增长态势,直到2007年的14.2%。而此次疫情,世界经济环境因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下滑趋势已成定局,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中国经济可谓是既有内忧,又有外患,增速或可能进入低速增长区间。为此企业一定要清醒认知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并做好应有的准备。


(三)要清醒认知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面临的困难


  目前我国企业复工复产达到 98%以上,总体情况很好,但也存在企业间严重不平衡的情形,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外贸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外贸企业在抗疫中打了全场,上半场是国外企业下订单我们做不了,现在是我国企业复工复产,但国外却陷入停摆状况。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外贸产值占整体GDP的比例为38%左右,国际疫情的发展给外贸企业带来了很大挑战。此外人群聚集型的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同样也面临难以恢复经营的严峻形势。相对来讲,与基础建设相关行业的复工复产形势更好一些,像水泥、钢铁、新型建材等行业。但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与市场相关度高、类似服务业的企业就非常困难。如果“商”和“市”不能尽快恢复,最后还会影响到复工复产。现在我们必须将复工复产与复商复市联系起来,尤其是人群聚集性服务业的复商复市,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对当前经济、社会、企业问题的清醒认知,不是让我们怨天尤人,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而是要在树立“底线思维”的基础上,清醒认知现在经济社会出现最低点的现状,在疫情中做到熬得住、活下来、早复原、再出发。以过“苦日子”、“难日子”的心理准备,树立迎接过“好日子”的信念。用我们的聪明才智,迎接企业抗疫胜利的曙光。


二.坚持战略思维,谋划“两栖”布局


  战略思维就是对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问题的思维。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出发,指出:“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为中国疫情防控战略布局奠定了基础。也为企业家进行战略思维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始终认为,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对于我们企业家来讲,当前就是要运用战略思维,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对企业全局和局部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对企业战略做出适当的调整,防止因战略性失误,带来全局性风险。具体有两点建议:


(一)要调整产品战略,继续巩固全球制造中心地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的国际市场出现了巨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大了用政府行政干预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使我国企业的国际贸易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面对这种冲击,应该如何思考这些问题呢?我认为战略上要巩固我们在全球的制造中心地位,战术上则不能采取全面巩固的策略,要有效调整我们的产品战略:一方面加大中端或中、高端产品的制造数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减少我们在中低端、低端产品的比重,在整个贸易平衡的过程中,保持我们强大的制造中心地位。


(二)要研究全球和本土布局,形成“两栖”企业格局


1589866805234167.jpg

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多年来,我们已经形成了以产品出口为主的国际贸易格局,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由产品走出去变成企业走出去。像中国建材集团所属的中国巨石,在美国南卡州投产的企业现在百分之百发挥产能;另一个企业布局在埃及,辐射整个欧洲,这样就能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对我们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区域化,如北美市场、欧洲市场、亚洲市场,按照区域市场来布局。过去我们总讲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将来世界各地都有我们中国的工厂,所以,我认为这是我们在战略上要思考清楚的事情。我们在做好全球布局的同时,要充分注重国内市场的布局,中国有14多亿人口,有4亿中产阶层,消费潜力巨大。疫情之下,国家将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和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这个市场将奇大无比。因此,从国家层面要构建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的战略发展格局,从企业层面要做好国内市场、本土市场的全面开发,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格局,成为具有国际与国内“双线”作战能力的“两栖”型企业。


三.坚持创新思维,逆势突破攻坚


  创新思维就是对企业产品和技术、经营与管理定式的突破性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认为,企业家不能就是按部就班的人,而应当是企业创新的发动机,企业家必须与自己的思维定式作斗争。面对这次疫情,企业家一定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常规,突破瓶颈,用活跃的思想寻找各种商机和应对复杂局面的可能性,同时也要承担和应对伴随创新而来的各种风险,以创新思维开创企业抗疫之战的新局面。


(一)要在产品和技术上创新


1589866841222628.jpg


  为了战胜疫情,我们科技企业走在了创新的前列,中国国药集团所属的中国生物,面对疫情,扛着压力,迎难而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用两条技术路线研发新冠疫苗,目前已经获得了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通过对1040名志愿者进行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疫情之下口罩一度成为市场奇缺用品,我们许多企业跨界突围,通过材料、产品、技术、设备的创新组合拳,迅速转产生产口罩,如中国石油、五菱汽车、比亚迪、国机集团、新兴际华、富士康、格力等近3000家企业纷纷跨界转产口罩,使中国口罩产能从疫情之前的日产2000万片,用一个多月时间产能和产量双双突破了日产2亿片,这种原料与产品、技术、设备及企业间的创新组合,为中国和世界的抗疫做出了贡献。疫情之下,几年来一直在谈论的数字化革命迅速来临了,我们现在做的线上会议、线上学习,很多企业进行的线上供应链等等,正是数字化革命的体现,这也促使我们企业在数字化、工业互联和制造业智能化方面加大创新力度。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外资企业出现了从东莞、昆山迁到成都,迁到河南,再从中国迁到印度、越南等工业迁徙的现象,但智能化会改变这种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而出现的工业迁徙。年初的时候,我到了深圳富士康旗下的工业富联参观了智能化工厂,过去一个车间是318人,现在是全自动无人自主熄灯工厂,只有30多人打着手电进行巡视就可以了。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通过对产品与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些创新成果背后体现的正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对于疫情之下企业创新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1589866880516501.jpg


(二)要在经营和管理上创新


  本次疫情,使得企业经营管理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如何才能适应这种改变,我们企业家必须用创新的思维,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我建议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1.把握产业链、供应链重新洗牌下的经营创新机会


  疫情之下,各国企业复工的进度有所不同,各种客户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对国内现金流充裕的企业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企业家可以从经营的角度,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如何修补产业链、供应链、弥补短板、优化分工,可以大胆出手,收购一些需要的科技公司等,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建材重组水泥行业,以及后来收购欧洲的一些高科技企业等等。这一轮疫情,使得世界许多企业,尤其是一些跨国企业受到较大影响,但同时也给一些企业带来机会。最近中国石化正向新加坡兴隆贸易公司洽购新加坡一石油码头的股权,这就是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形势下出现的经营创新机会,值得我们企业家从创新经营的高度来进行突破常规的思考。


2.把握重大项目和“新基建”带来的经营创新机会


  疫情之下,加快了投资建设的步伐。主要有两块:一块是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建设,主要包括国家在地方投资的项目以及企业投资的大型项目。据统计,现在水泥行业基本上恢复到和去年同期水平,5月份有可能超过去年同期。我国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大型项目恢复得比较快。另一块是新型基础设施的“新基建”,前一阶段,媒体报道,“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七个领域;但日前国家发改委官员做出了权威解释,“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方面,不仅包含了以上七个方面,而且还涉及更宽的领域。从长远看,“新基建”有利于企业调整结构,可以为我们转型提供契机。因此,企业要很好地研究这些政策,用创新经营的思路,使自己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融入重大项目和“新基建”带来的新机遇之中。


1589866919386603.jpg


四.坚持辩证思维,善于抓住关键 


  辩证思维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思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准确分析把握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保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我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善于辩证的、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但问题摆在面前时,有的人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却忽视了其他方面,没看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就像盲人摸象一样,这样做出的的判断必定有失偏颇。面对疫情,企业家在运用辩证法解决企业出现的问题时,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把握:


(一)注重运用“两点论”,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1589866987524678.jpg


  面对疫情带来的危机,企业家一定要善于从事物的两个方面来看问题,既要看到 “危”,也要看到 “机”,一方面要看到疫情给中国企业带来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疫情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这么多年每次遇到困难危机的时候,我会跟大家讲3句话:一是困难是客观的,你困难、他困难、大家都困难;二是最困难的时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这时候你还是要坚持着,熬着;三是所有困难都要靠我们自己克服,熬着什么都不做是不对的,我们还要积极解决。每次大危机都会使一部分企业倒下,但也会有一部分企业脱颖而出。大家现在看,包括马云的阿里巴巴、马化腾的腾讯,以及一大批电商、物流公司,他们都是在危机中脱颖而出的。这个时刻既是“危”,也是“机”。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讲的就是“危”与“机”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二)善于运用重点论,找突出问题、抓关键问题


  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主要矛盾,在疫情肆虐期的1-2月,疫情防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把抗击疫情作为重点的工作来抓。但当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发展就逐渐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形势下,企业家要善于牵住“牛鼻子”,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企业而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反映出的问题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的。3月份复工复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反映出的突出问题,那段时间里面,我曾经提出要做到四个“紧盯”。第一是紧盯疫情;第二是紧盯市场,因为复工复产,我们要抓订单;第三是要紧盯上下游的产业链,缺一个部件,产品就无法出厂;第四是要紧盯资金链不能断,因为资金是我们的“血液”。企业抓住了这四个“紧盯”,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进入4月份,复商复市就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反映出的突出问题了。经过3月份的努力,我们大部分企业都复工复产了,但光复工复产,不复商复市也不行。4月份美欧疫情开始大规模蔓延,但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住了,国内整个抗疫已经打完了上半场,到了国内经济恢复和国际抗疫同时开展,这就是下半场的开始。4月份进入了下半场,当时我跟大家讲要有五个抓住。一是要抓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与国外的时间差的机遇,下好先手棋;二是要抓住政府出台的政策机遇;三是要抓住产业链重新洗牌的机遇;四是要抓住疫情下,全球化重新布局的机遇;五是抓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企业做到了这五个“抓住”,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1589867017134625.jpg


  进入5月份,成品油的销量已经基本上恢复,发电量也成了正增长,水泥的销量比去年同比有提高,很多大企业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生产,大家看北京街上又开始堵车了,商场、饭店的人也多起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积极势头,但也看到我们的复工复产不平衡、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出现了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矛盾。为此,中央政治局5月14日召开了会议,再次强调:“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要加快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和生活服务业恢复到正常水平,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 中央政治局的会议精神,就是围绕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进一步抓住了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这一系列关键问题的“牛鼻子”,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企业家一定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既要把握疫情防控常态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要矛盾,又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解决问题。同时,又要找到阻碍企业复工达产、复商复市这一系列突出问题来制定对策,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开创复工超产、复商兴市的新局面,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五.坚持法治思维,化解经营风险


  法治思维,就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这对我们企业家坚持法治思维,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认为,企业的风险主要有战略性风险、战术性风险和偶发式风险,面对偶发的疫情风险,企业面临的经营法律风险巨大,如果处理不当,偶发性风险就会演化为战略性风险。所以只有坚持法治思维,方可积极有效的化解偶发性的经营风险,防止战略性风险的出现。


  当前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有因流动资金突然不足引发的债务法律风险、因上下游多家违约引发的产业链风险、因劳务纠纷集聚爆发引发的企业垮塌风险等,要防范化解这些风险,企业和企业家就需要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之中,运用切实可行的战术,快速构建防范经营风险的“防火墙”,避免凭经验和义气用事给企业带来的新的风险。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一要有预案。充分发挥内部和外聘的法务工作者作用,对法律风险点进行排查和评估,按照风险高低、缓急确定分类处置预案。二要选路径。在法律纠纷发生时,要及时评估法律风险程度及承受能力,主动选择法律解决路径。三要寻共识。及时与相关企业、内部员工、政府部门以及司法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寻求面对危机下的各方共识和协力,避免事态扩大,有效化解经营风险。


1589867056985751.jpg


  总之,只要我们企业家在疫情之下坚持运用底线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客观的、发展的、辩证的看问题,有效提升企业的应对力、抗压力、复原力、免疫力,就一定能取得企业抗疫之战的全面胜利!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