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说明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
比较中外龙头企业的市值是个不错的视角。
在6月15日本报上市公司周刊发刊词——《奋力书写 “两个强国”建设新篇章》中的这段话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
“在绝大部分市场充分竞争的行业中,中外行业龙头企业公司市值差距明显。其中汽车、电气设备、轻工、仪器仪表、医药生物、食品、饮料、航天国防、企业软件和通信设备等行业龙头企业差距由小到大,所占比例在22.4%到2.99%之间。”
以上说法依据何在? 面对读者疑虑,现说明如下:
2019年10月24日,中国工业报社在杭州举办了2019中国工业与资本峰会暨中国工业企业市值2000强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国工业报社企业市值研究相关人士在所作专题报告中,透露了这样的一组独家研究数据:
根据当时该部门所汇集的全球股市收盘数据,重点比较了各行各业中外龙头企业的市值。
其中落差较大的十个行业,依次是:
汽车行业:上汽集团 (600104)2778.33亿元,丰田 (7203.T)12392.3亿元,中外之比为22.4%;
电气设备行业:宁德时代 (300750)1579.01亿元,霍尼韦尔国际(HON.N)8787.8亿元,中外之比为17.97%;
轻工行业:安踏体育 (2020.HK)1580.1亿元,耐克 (NKE.N)9520.5亿元,中外之比为16.6
仪器仪表行业:舜宇光学科技 (02380.HK)1139.75亿元,丹纳赫(DHR.N)7008.7亿元,中外之比为16.26%;
医药生物行业:恒瑞医药 (600276)3568.3亿元,强生 (JNJ.N)25831亿元,中外之比为13.81%;
食品行业:海天味业 (603288)2968亿元,雀巢 (NESN.SIX)21829.6亿元;中外之比为22.4%;中外之比为13.6%;
饮料行业:伊利股份 (600887)1738.9亿元,可口可乐 (0QZK.L)15142.2亿元,中外之比为11.48%;
航天国防行业:航发动力 (600893)492亿元,洛克希德马丁 (LMT.N)7186.8亿元,中外之比为6.85%;
企业软件行业:用友软件 (600588)市值768亿元,SAP(SAP.DF)11687.7亿元,中外之比为6.57%;
通信设备行业:小米集团 (1810.HK)1906.7亿元,苹果 (0R2V.L)63703.3亿元,中外之比为2.99%。
差距何以如此巨大?其原因有三。
一是中国制造业整体生产集中度不高,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以电气设备行业为例,电线电缆企业数以千计,变压器企业数以百计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是难以避免的,但在发达工业国家那种成熟市场是不可想象的。
二是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弱。恒大研究院今年一季度发布 《中美世界500强企业对比》一文中指出,中国企业总利润与平均利润分别相当于美国的60%和56%,净资产收益仅相当于美国的66%。剔除数量仅占8.5%而利润占比高达47.5%的银行业后,非银行业企业平均利润仅相当于美国的37%,即使我们引以为傲的信息技术与服务业也仅相当于美国的31.3%。
三是高端制造业与世界顶级企业相比差距大,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突破绝非一日之功。近年来,虽然我国在交换机、液晶屏、减速机、盾构、港机等多个领域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垄断,让中国制造成为发达国家暴利的粉碎机。但瓦森纳技术清单还在,里面内容满满,静候国人清空。
在看到中国工业多数行业差距巨大的同时,也有部分行业逼近发达国家。
按去年当时数据对比,这些行业分布如下:
石油石化行业:中国石油 (601857)1783.6亿美元,埃克森美孚(XOM.N)3233.8亿美元,中外之比为55.2%;
电力行业:长江电力 (600900)4010.6亿元,新世纪能源 (NEE.N)6859.4亿元,中外之比为58.47%;
社交网站行业:腾讯控股 (0700.HK)4280.5亿美元,脸书 (FB.O)5686.4亿美元,中外之比为75.3%;
电信服务行业:中国移动 (0941.HK)1851.8亿美元,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T.N)2447.8亿美元,中外之比为75.7%;
酿酒行业:贵州茅台 (600519)1780.8亿美元,百威英博 (BUD)1847.8亿美元,中外之比为96.4%。
在以上差距不大的行业中,固然不乏垄断企业的身影,但依托全球最大的14亿人口体量、全球最大的国内消费需求和全球领先创新活跃的信息技术应用市场而诞生的世界级企业应该得到获得我们的掌声。
据本报6月18日收盘信息,贵州茅台市值17750亿元,百威英博105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473.18亿元,中外之比为237.52%。
中国龙头企业的市值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首次超越国外同行,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数以千计的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了价值创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缩影,更是中国工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精彩瞬间。
目前,制造强国的指标不少,业内人士一般以制造业增加值、出口占比、世界知名品牌数、全员劳动生产率、销售利润率、全球500强本国占比、产业集中度、研发投入强度、信息化指标等18项指标作为参考。
窃以为,如果企业市值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企业强弱的重要指标,那么,一国工业企业市值总和的多寡完全可以作为排列工业强国座次的依据。(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