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而互联网+及先进制造等信息产业新模式,增强了我国经济抗冲击能力。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的融合与发展,形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产业聚集效应。但在实践信息产业先进制造过程中却充满挑战,如何实现信息产业与先进制造融合发展成为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日前,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主办,中科曙光与英特尔联合承办,沈阳新松机器人、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及微展世共同协办的首届信息产业先进制造高峰论坛 (以下简称论坛)在线召开。
本届论坛主题为 “智造助力·高质量发展”,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中国电子信息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沈阳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就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与机遇、智能工厂与绿色工厂如何带动信息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剖析与研讨。
先进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智能制造已然成为推进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主攻方向。特别是以
“信息技术加速创新” “技术渗透融合”为突出特点的新一代产业变革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制造业。
“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全面展开,智能+时代正在到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在 《一种智能时代的新智能制造系统——云制造系统3.0》主题演讲时表示,云制造系统3.0为实施我国制造强国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为制造业与新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发展提供了一种智能制造系统的新模式、新手段和新业态。
据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成熟,云制造系统也在不断地迭代更新。“我们团队在2009年就开始了云制造1.0的研究与探索;在第二年就提出并开始了智慧云制造,即云制造2.0的研究和探索;2017年,提出并开始云制造3.0的研究与探索。”李伯虎介绍,云制造系统3.0是以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以两化融合为主线,基于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一种系统。
李伯虎表示,云制造系统3.0对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贡献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提高了制造企业对市场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成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
“计算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创新的DNA,在工业4.0定制化时代,先进计算力就是生产力。”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指出,先进计算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成为必然。
“我国是先进计算大国,同时也是智能制造大国。具体来看,五方面的因素正在推动先进计算与智能制造二者的深度融合。”任京暘表示,第一,相关技术已较为成熟。无论是先进计算还是智能制造都取得了系列技术突破,同时很多实用性的技术也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第二,有旺盛的市场需求。第三,从人力替代的角度来看,我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地消退,需要通过智能制造来推动产业升级。第四,由于受疫情影响,2020上半年需要对先进计算与智能制造二者进行进一步的深度融合,为我国传统制造业进行赋能和升级。第五,相关政策扶持。国家及地方政府均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先进计算和智能制造这两个领域的发展。
“目前,机器人已经成为全球智能制造竞争的一个焦点。”曲道奎表示,一方面,机器人是航空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智能制造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机器人也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重要支撑。
智能制造技术需多方携手突破
对于未来智能制造如何推进两化融合,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李伯虎院士表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新互联网技术、新信息通信技术等飞速发展,其与应用领域新专业技术的融合正引发人类社会、国民经济、国计民生等各个领域新模式、新手段和新业态的重大变革。 “其中,云制造发展需要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下,注重以企业为中心的政、产、学、研、金、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注重各类人才培养,注重国家、地方基础建设,注重国家、地方政策支持,注重技术、应用、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对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李伯虎院士认为。
对于下一步智能制造的发展,以先进计算和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实践也必不可少,任京暘希望中科曙光可以与其上下游企业合作一起来推动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并从两方面提出建议:一方面,任京暘希望全行业共同努力构筑新一代的先进计算的基础设施。无论是对于下一步我国制造业发展,还是地方产业的迭代升级,都离不开新一代先进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任京暘希望业界能够整合力量来突破和发展工业软件。他认为,光有硬件的算力是不足的,其需要有工业软件的强大支撑。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上来看,我国的硬件发展领先于软件。因此,填补我国在重要工业软件领域的空白尤为重要。
此外,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实验室在此次论坛上正式揭牌成立。该实验室将聚焦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由多方一同研究推进,开展协同创新,引进技术成果,孵化解决方案及高端设备。(左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