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发展 >  改革聚焦
科研投入视同利润,央企业绩考核机制将有重大变化
【添加时间:2021-01-25 】   来源: 分享:


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国资委今年将抓住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在经营业绩考核、资本金支持、分配激励等方面加强对央企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资委将把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突破列入央企业绩考核范围,把央企的科研投入视同利润进行考核;对重大项目、创新项目、创新团队给予工资总额单列。

彭华岗还表示,推动央企落实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加大对科研人员的中长期激励力度;进一步加大力度,把大部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投入到科技创新方面。

据了解,提升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指导意见正在研究制定,研发投入强度、扩大首台(套)装备和首批次新材料应用等被纳入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科技体制改革也将积极推进,在激励、选人用人等方面实现突破。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1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排在首位的就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表示,总体上看,中央企业的创新投入已有较大提升,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对正处于追赶步伐的中国企业来说,更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特别是一些关键领域的“卡脖子”技术。

一位国有科技型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制约科技创新的主要是体制机制问题,央企业绩考核方式的变化将有助于推动中央企业进一步重视并实质性增加研发投入。如果能在考核机制上有重大改变,在人才激励上有更大突破,那对于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大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将产生重要影响。

今年1月7日,科技部、国资委举行会商会议,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支持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

双方商定,紧紧围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促进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在科技创新政策引导与规划设计、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促进重大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创业等方面深化战略合作,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水平。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指出,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骨干力量。要发挥好中央企业在市场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中央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突破制约国家安全的“卡脖子”技术瓶颈,为国家发展和安全提供战略支撑。

国资委主任郝鹏在去年底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强调,2021年要紧紧抓住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以更大力度提升中央企业创新能力,做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他表示,国资委下一步将注重落实此前出台的科技创新各项支持政策,落实“军令状”制度和“揭榜挂帅”等机制,系统推进央企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建设,赋予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的更大自主权。

国资委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共有11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从具体的实施效果上看,有的央企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后,不仅在营业收入以及利润总额上实现大幅增长,其科技人才的离职率更是明显下降5.7%,甚至还出现流失人才回流的情况。

刘兴国分析,“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国外技术压制与封锁,实现技术自主自立。而推动央企、国企持续创新的关键,在于要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去年以来,“天问一号”逐梦而行,嫦娥五号奔月取壤,“奋斗者”号万米探海,央企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央企顶住了疫情冲击和经营压力,推动资金、人才、政策向科技创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倾斜,实现了一大批技术突破。

数据显示,2020年,央企的研发投入强度达2.55%,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中央工业企业研发强度达3%;研发平台不断完善,拥有4153个国内研发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91个;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研发人员97.6万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29人。

此外,央企在北斗产业、民机铝材、新能源汽车、数字化发展等方面,先后设立了多个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承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13个,建设各类创新平台400多个,形成了航天云网、电科芯云等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高水平平台,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