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邵宁:国企改革应充分借鉴历史经验
【添加时间:2015-04-08 】   来源:企业观察网 分享:
  6月29日下午,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回顾暨《国有企业改革实录》出版座谈会。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实录》一书的主编邵宁,中国企业与改革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等数十位致力于国企改革的领导、学者以及多位央企负责人围绕《实录》一书畅谈了对国企改革的看法。
 
  改革是一篇大文章,国企改革更是其中的一道世界性的难题,对中国来说尤其是如此。改革初期,我们面对的国有和集体企业超过200万户,职工人数超过1.1亿人,其中国企职工将近8000万,集体职工超过3000万。把这样一个庞大的企业群体和职工群体从计划经济的轨道转到市场经济的轨道,涉及到体制机制、结构布局、企业定位、社会保障、职工观念等内容,难度非常大,中国国企改革难度是世界之最。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其他所有制经济体的发展和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越来越深的陷入困境。1997年,全国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只有428亿元,集体企业净亏损。当时是困难企业遍布,国有困难企业职工群体性事件不断,当时国有企业成为社会稳定隐患,很多地方政府头疼。国有经济已经呈现出全面溃败的迹象。
 
  1998年,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志性一年。朱镕基1997年提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脱困的任务,从1998年年开始实施。国有企业改革由此进入攻坚阶段。
 
  当时大家信心普遍不足。陈清泰主任从东北回来传达朱镕基总理的讲话,大家感到非常突然,心里都在打鼓。
 
  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是由几项重大的外科手术式的改革起步的。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上百万国有、集体企业通过改制退出了公有制序列,涉及到的职工4000多万人,国有经济战线由此大大收缩。国有企业的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使5000多户困难的大中型企业退出了市场,涉及职工1000万人,国企只能生不能死的状况成为历史,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债转股、减员增效、技改贴息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些特定企业的特定问题;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尽最大可能安置和稳定了下岗职工,为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组难度非常大的改革,构成了国企三年改革脱困工作的主要内容。
 
  2002年,党的十六大决定启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各级国资委的组建初步解决了此前各级党政部门对国有大企业多头插手,无人负责的问题,使得各级政府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责任趋于清晰。依托国资委这一出资人平台,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开始建立,包括企业清产核资制度、企业发展战略和主业管理制度、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经营者薪酬制度、职工收入总水平控制制度、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制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制度等。
 
  与此同时,国资委推进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和结构调整措施,包括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的重组、企业改制上市、推动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董事会试点、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解决国有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等等。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改革措施,优化了国有大企业外部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部分地解决了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和结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国有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1998年-2008年,是中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最艰难,也是社会风险最大的时期,同时也是国企改革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时期,尤其是前五年。
 
  2008年,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接近1万亿元。国有企业从影响社会稳定的负担变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在过去,在改革初期,这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结果。
 
  短短十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是多方面、多层次、大力度改革的结果。在此期间,中国国企改革创造出极其丰富的实践。对国企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都探索出各种各样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是国企改革火热的十年。
 
  这十年的改革,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有上亿人被卷入了这场改革,有千千万万人为这项改革贡献了智慧、做出了努力、付出了代价。作为这项改革的亲历者,我们有责任尽可能真实地把这段历史记载下来,留给国家、留给后人。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