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聚焦国计民生 共创美好生活
【添加时间:2021-06-29 】   来源:国资报告 分享: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计民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对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国资委提出,要推动国有企业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来自国有企业的代表委员围绕健康中国、粮食安全、规范用工等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话题,提交提案议案或发表观点,为增进民生福祉出谋划策。

发力医疗健康产业,助力构建健康中国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有企业的医疗机构,尤其是央企医疗集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国人大代表,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于旭波看来,国企办医已经成为政府办医之外,公立医疗机构的第二国家队,是社会办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政府办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不过,当前国企办医仍然存在办医主体不清、土地权属不明、不能平等参与区域医疗服务体系等问题,不利于促进国企办医高质量发展及公立医院改革与管理模式创新。

为此,于旭波在2021年两会提交了关于提升国企办医权益的4点具体建议:一是切实保证国企办医平等参与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二是落实政府对国企办医的筹资责任。三是针对国企办医登记为事业单位的事项作出授权。四是对设立为独立法人的国企办医提供划拨土地政策支持。

在全国人大代表,国药集团国药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看来,在医疗领域引入区块链技术,则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他说,国内已有医疗机构率先试水区块链技术。

于清明认为,在医疗领域引入区块链技术,一方面能够推动公立医院探索全新的去中心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体系,助力医疗领域数字化改革,为数字经济增添新动能;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赋能保护患者隐私、确保医疗文书安全;同时,还能推动整个行业打破信息壁垒、重构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提供全新方案。

于清明建议,利用区块链技术,依托高度安全的数字技术推动医药分开、处方流转,完成医院药店医保的完整对接,努力让群众“只跑一次路”,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为政府科学决策和有效监管提供参考,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的信息整合。

“十四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老年人群体健康的高度关注。中央在“十四五”规划中,已明确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目前,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市场活力尚未充分激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如养老行业政策体系性、落地性有待提升,支付能力与供给成本错位,盈利模式尚未跑通,养老产业生态发展滞后,未形成良性循环等。

全国政协委员、时任保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念沙认为,应从三方面加快推动养老行业发展。一是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化设计,加强多环节执行和落地;二是支持养老行业降本增效,增强造血能力;三是支持“三位一体”中国特色养老模式发展等三大举措,进一步完善养老行业体系化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周勇表示,“医康养结合”一体化养老模式,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创新,可以全面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加速推进医康养结合的发展,代表着养老服务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因此,周勇建议:一是加强区域配建规划,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在一定人口规模的城市片区内,配建一定规模的“医康养综合体”,满足本区域长者需求。二是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促使养老服务企业充分调动医疗、养老服务资源,以医疗收益反哺养老部分,为社会提供稳定的“医康养”综合服务。三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提高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养老项目的电、水、取暖等费用标准,为养老机构减负,增强企业运营能力。四是完善人才支撑体系,提升行业社会地位,吸纳优秀学生进入养老护理领域,良性引导社会对养老行业的认识。

打赢种业“翻身仗”,保障粮食安全

作为农业的“芯片”,种业的“翻身仗”问题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频频“露脸”,体现出中央对于种业问题的高度重视。

在全国政协常委、中化集团董事长兼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宁高宁看来,增强科技创新动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保障粮食安全、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先决条件。

宁高宁表示,中国的种子问题主要表现在种子质量对产量的影响上,比如,中国玉米和大豆的平均亩产水平与美国相比就低很多。当然,这不完全是种子原因,但是种子在里面占了较大的因素。这也是种源会被“卡脖子”,要打种业翻身仗的原因。

宁高宁表示,我国现行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对原始创新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对跟随仿制性、模仿修饰性育种限制不够严格,再加上种业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执法打击力度有待提升,部分地区、部分品种的种子市场中近似性品种泛滥,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市场主体的育种创新积极性。目前,国内种子企业的全部科技投入尚不足全球种子巨头一家企业的40%。

对此,宁高宁建议,应加强种业知识产权立法,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保护制度,加大违法侵权惩戒力度,为育种创新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强化种子行业原始创新意识,构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新生态,推动企业在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等方面的实质性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

“只有在法律制度层面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违法侵权的执法力度,营造鼓励创新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彻底改善我国种业创新和发展生态,推动行业繁荣,打好种业翻身仗。”宁高宁建议,

首先,我国可以尽快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91年文本)》。其次,可以大量培植、引入种质资源。最后,可以积极推进生物育种,推动像先正达集团这样的公司“揭榜挂帅”。

推进新型平台规范用工,保障从业者合法权益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全面兴起,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家政保洁、直播销售员等为代表的新兴工作族群人数快速增长,对传统的就业方式、组织结构形态产生冲击,催生了新型平台用工模式这一就业新业态。为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平台用工模式规范发展”的建议。

“新型平台用工模式对当前法律制度、劳动保障、合规经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多重挑战。”杨杰表示,新型平台用工模式在带来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正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下从业者劳动权益,促进新型平台用工模式健康规范发展,使其在助推经济社会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杨杰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健全劳动立法,尽快将新型平台用工模式纳入法律体系;二是推进治理创新,应对新型平台用工模式带来的社会治理新挑战;三是完善保障体系,建立多层次、灵活化保障制度维护从业者权益;四是加强合规监管,推动新型用工平台规范运营;五是关注个人发展,拓宽从业者未来职业发展空间。

推进信息化建设,加速乡村振兴

“发展农村农业,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乡村,激活发展新动能。”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魏明提出《关于加快发展智慧农业的建议》,建议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选择基础较好的农业产业园区,开展智慧农业全产业链创新,打造示范园区,以点带面规模推广。

“借助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感知、精准管理和智能控制,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细化、高效化及可持续发展。”魏明说。

“经济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安全感才有获得感幸福感。”魏明介绍,广东移动响应“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号召,基于自身网络覆盖优势,整合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了“平安乡村”视频云平台,推出了远程监控、智能侦测、双向对讲、云广播等一系列信息化服务,满足各地村委以及群众的安防需求。

进一步理顺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管理体制

为增强我国社保基金可持续性,进一步夯实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基础,早在2017年11月份,国务院就已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决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此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又于2019年7月份决定,要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李杰云认为,国有独资企业划转部分股权至社保基金代管公司后,对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一是改变了现行国有独资公司的决策方式;二是改变了企业董事、监事的产生方式;三是改变了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求。

为此,李杰云建议,要进一步理顺国有企业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有关管理体制:一方面要强化顶层设计。建议中央尽快出台国有企业划转股权后管理体制运行的指导意见,特别是理顺原国有独资公司的管理体制,是否需要设立股东会、社保基金公司股东的定位及权利均需要进一步明确;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建议在推进《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在修改过程中,综合考虑到上述情况,修改相关条文,提供法律支撑,以符合现行国资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情况。

把中央企业应急救援力量纳入国家应急体系

每当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中央企业总是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到达、第一时间救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救援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张利荣认为,新时代中央企业应在应急救援中有更大作为。对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要进一步建强国家自然灾害工程救援的骨干力量,组建并加强电力、交通、矿山、化工、医疗、核救援等专业力量,并将中央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拓展建设成为可遂行应急救援任务的支援力量,打造骨干力量、专业力量和支援力量“三位一体”的中央企业应急力量体系。

其次,要健全中央企业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在应急管理部统一协调下,由国务院国资委建立中央企业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和信息平台,统筹中央企业应急力量和资源,实现上下贯通,切实提升中央企业应急救援综合效益。

再其次,要推进央企做大做强应急产业。张利荣建议,有关部门要出台办法,支持中央企业加快发展应急产业,培育提高应急产业的规模和集中度,创新引领应急产业发展。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