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信用管理师专业委员会主任 林钧跃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感谢主办方提供这次发言机会,让我能借今天的论坛介绍企业信用制度和新颁布的信用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版。推动企业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人才培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微观层面,企业信用制度是企业抵御国内外市场信用风险的盾牌,助力企业提高资本效益和利润率,减少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天数,延长企业寿命。另外,它能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需求侧的解决方案。在宏观层面,企业信用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是重塑我国信用经济时代商业伦理的关键制度,企业建立信用制度,有助于政府提高监管工作的效力,降低监管成本。在管理方法上,企业要建立信用制度,应该建立企业信用管理部门或者是专业岗位,要引进或者培养企业信用管理人才。今天我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第一,企业信用管理传统功能。企业信用管理仍然流行应用的有五项功能。一是企业信用档案管理,档案管理筛选客户,控制企业信用状况是否产生变化,可以反欺诈。二是科学授信,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和商业价值,建立授信程序和制度,定制企业总体的授信规模,调控个体授信额度。三是应收账款管理,每年增加应收账款额度巨大。信用账款管理这项工作首先是建立客户黑名单系统,包括黑红黄灰五种名单。其次控制应收账款的质量,运用应收账款预警机制,运用信用保险和商业保险转移风险。四是商账追收,在企业内部通过电话、信函进行内勤追收,对海外欠款进行外勤追收,最后是坏账处置申报核销。五是利用征信数据库开拓国际市场,帮助销售部门寻找境外的优质客户,评估国外客户风险并进行排序。这是企业信用管理传统功能。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信用管理师定义的是在企业中从事信用交易、信用风险控制和征信技术工作人员。信用管理师有七项基本工作任务,和上述五项基本功能基本吻合。2021年,人社部对《职业分类大典》进行修订,我们提出一些修改意见,适应新技术的要求。
信用管理方法或者是技术,到底是怎么样的方法?企业信用管理采用信用风险防范、监测、转移和控制技术,防范来自企业外部客户的风险和反欺诈,支持企业赊销的授信和信贷机构信贷投放,助力优质产品品牌建设和维护,这是信用管理的作用。实施企业信用管理的基本目的是提高赊销赊购和金融授信的成功率。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在追求最大限度扩大企业产品销售和商业银行放贷发卡的同时,控制来自客户的信用风险,追求将客户风险信用险降低到合理程度,使授信企业获得利润最大的管理效果。第二个特点是依靠企业内部建设没有办法实现管理目标,需要来自企业外部的数据和信控服务业等支持,才能操作信用管理方法。其他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企业自己制定就可以,但是信用管理制度是必须跟内外紧密配合,需要外部技术支持。
企业信用管理是一个信控过程,是全程信用管理,跟政府提出全程信用管控是一样的,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管理事前是防范,外部技术支持用于企业征信行业、个人征信行业,信用评估是一个技术,信用评级等行业,或者是技术工具来支持。事中检测,支持的有大数据征信行业,财产征信和商品追溯。事中风险转移,信用保险,商业保理。事后控制,商账追收,职业打假,债权诉讼。在诚信自律制度建设中需要外部技术支持,诚信评价,诚信教育,信用修复,这是对内部制度建设的技术支持,对全程信用管理提供外部支持。
传统的企业信用管理方法用于防控来自企业外部客户的信用风险,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只对外、不对内,这是我们传统的方法。
国内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引进信用管理方法,《企业赊销与信用管理》(1999年8月出版)、《企业信用管理典范》(2004年5月出版)、《企业信用管理实务》(2004年1月出版)这三本书是早期最有影响的信用管理理论和技术方面的专著,最早的《企业赊销与信用管理》中,3+1模式在企业中影响也很大,《企业信用管理实务》主要是用美国的技术来支持。在1999年到2009年十年间,国内第二代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方法成熟落地,一个标志是信用管理教材出版,从第一版国家信用职业师标准到四册教材,这是集大成的书。
第二,企业信用管理方法的改进。企业信用管理对我们的岗位职责,内外部都有影响,外部影响是政策和技术。政策环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机制的运行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政府的市场信用监管现在是升级的2.0版。最早一版2003年启动,这个对企业信用工作岗位职责产生很大的影响,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有影响。企业合规要求,尤其是国企先走一步,这是外部政策环境的影响,还有其他政策,我们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很多企业出海,企业走到150个国家左右。还有企业社会责任,从ISO26000标准,到国内企业社会责任一系列标准,对我们也是一个政策的变化。发改委提倡的承诺制信用修复,这都是政策的要求,外部政策环境提出的要求和对这个岗位产生的影响。
技术改进方面的要求主要是信用标准化,信用科技、金融科技、信息保护、数字化、平台化、区块链这些都是技术的要求,外部对我们企业信用管理方法的改进,既有要求也是一个推动力。
企业信用风险控制制度和企业诚信自律制度,合在一起是企业信用制度。企业内部,我们提倡宣贯《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这是国家标准。最早的一版标准是2015年,去年有一个新版标准出台。建立企业诚信制度是一个支点,这个标准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导,目标是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适应市场规则和市场环境,应对政府的市场信息监管,提高企业诚信自律的水平。这个标准在宣贯上还需要做一些工作,有一些辅导教材出来。国家标准中的信用标准颁布实施已经有63项,还有一些标准在不断地推出,当然还有其他部委归口的标准,像金融归口推出来一些征信类标准,或者是应用某一个层面上若干个标准组合在一起,对我们信用管理功能提供标准化的支持,所以宣贯工作不是一个标准宣贯,而是把数十个标准拆分再重新排列组合,进行企业内部信用制度建设,信用风险环境制度和诚信自律制度都可以实现标准化。
从历史上看,信用管理方法、技术百年变化和追求目标不断变化,最早信用管理理论出现在1924年的美国,第一代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操作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了解客户,使买卖双方信息对称,强调商账回收。二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提出预测客户的信用风险,用风险指数衡量、评估客户的信用价值。当时已经出现量化技术,但是相对来说还较差。20世纪80年代,主要追求目标是科学准确的客户授信额度,到底该给他授信十万,一百万还是一千万?这个问题到今天也没有完全解决,从技术上和数据上都需要满足条件才能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不断追求。到了本世纪初,企业信用追求的是赊销业务利润最大化,C+C管理方法,企业产能最大化,全生产线开工,产品全部销售出去,全部收回货款,利润最大化。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危机时代的改进要求提出受道德约束的最大赊销利润,包括金融信贷方面的利润也是要受道德约束。从2014年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实施,2014-2020年中长期规划,这段时期提出了企业信控制度和诚信自律制度。
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新版标准是根据人社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工作计划2020-2022年》制定的。在这项工作中,信用管理师有22项任务,承担工作单位是中国市场协会,这项标准于2021年12月2日由人社部正式颁布,颁布18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其中就有信用管理师。
新标准增加了一些企业信用管理岗位新技能的要求,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外部制度环境变化,一是信用岗位在岗人员能够应对政府市场信用监管,监管措施是在不断的变化更新,要能够了解应对。二是政府金融信用管理方式变化,对征信机构监管措施细化,因为出了第二个管理规定。再有授信体系,失信惩戒机制,或者约束机制对企业的影响,甚至是对企业高管的影响,还有适应政府对商账追收业务的规范,这个行业还在等待新政策。使用信用修复的服务,要使用政府认可正规的信用修复服务。再就是应对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变化,配合企业出海,“一带一路”倡议。
第二类是建立企业内部诚信体系,宣贯国标是建立企业内部诚信体系的切入点,与行业协会或者是主管政府部门配合,参与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使用企业诚信评价方法。
第三类是响应政府倡导的信用承诺制,国家对全国信用承诺制度会提供一些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对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建设提供底层技术和制度支撑,我们国家对品牌质量有新要求。跨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从企业角度讲,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事情,落实到品牌建设,国家品牌日等等,要在新的标准中间增加这些要求。
技术进步方面,适应大数据环境,可以使用大数据征信方法。每个企业所在的行业不同,需要不同,各取所需,提倡采用平台技术。使用供应链方法,建立和实施追溯和监测制度,这就是2.0版标准增加一些新的技能。
今年将继续推进信用管理师职业建设工作,陆续启动教材教辅编写、培训题库、鉴定等技术工作。信用管理师职业在标准出台之后,将站在一个新起点再扬帆启航。
根据现场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