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我国经济总体恢复有所加快。6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2%、54.7%和54.1%,高于上月0.6个、6.9个和5.7个百分点,均升至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采购经理指数重返扩张区间,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5月份相比发生明显积极变化。但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需进一步细化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势头。
制造业景气面继续扩大
6月份,制造业PMI回升至50.2%,在连续3个月收缩后重返扩张区间。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PMI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面继续扩大,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随着各地疫情防控形势稳中向好以及稳住经济大盘措施逐步落地,我国经济中存在的供给冲击、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趋向缓解。”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表示,结合二季度以来的指数走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基本回到平稳增长状态。同时,企业产能恢复拉动前期被抑制的需求较快回补,各级政府推出的一系列促消费、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也推动国内相关需求复苏。
从产需两端看,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企业前期受抑制的产需加快释放,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8%和50.4%,高于上月3.1个和2.2个百分点,均升至扩张区间。其中,汽车、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两个指数均高于54.0%,产需恢复快于制造业总体。
同时,物流保通保畅等政策措施显效发力。“6月份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录得51.3%,较前值大幅上行7.2个百分点,表明在疫情缓和背景下,随着国家持续打通物流大通道和微循环,道路交通运输进一步畅通。”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表示。
从企业规模看,中小企业回升势头有所加快。6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2%,连续两个月高于临界点,延续恢复性扩张势头。中型企业PMI为51.3%,高于上月1.9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生产活动有所加快。小型企业PMI为48.6%,较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为2021年下半年以来最高水平,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都较上月上升5个百分点左右。
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文韬表示,一方面,6月份我国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发力,前期较快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涨势趋缓,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购进价格指数为52%,较上月下降3.8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另一方面,货运物流进一步通畅带动物流成本下降,企业调查显示,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业比重为46.8%,较上月下降4.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下降。
企业预期也在改善。6月份,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2%,高于上月1.3个百分点,升至近3个月高点,企业信心继续回升。从行业情况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高于60.0%,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预期向好;纺织、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持续低于50.0%,企业信心有待增强。
“6月份PMI指数继续回升,且重回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全面恢复态势更为明显,随着疫情影响减轻,中国经济充沛的增长动能很快显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
非制造业供需加快恢复
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高于上月6.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明显回升。各单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在手订单指数、存货指数、投入品价格指数、销售价格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有所上升。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整体平稳,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措施逐步落地,服务业延续恢复态势,商务活动指数在4月、5月低基数水平上回升至54.3%,高于上月7.2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其中,前期受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有所回升,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高于65.0%,业务总量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道路运输、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升至临界点以上,业务总量由降转升。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3.7%和61.0%,高于上月10.0个和5.8个百分点,表明随着疫情影响减弱,服务业市场需求有所回暖,企业信心逐步恢复。
建筑业升至较高景气区间。6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6%,高于上月4.4个百分点,表明建筑业景气度有所回升。同时,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5%,高于上月8.8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表明畅通交通物流政策取得实效,建筑业原材料运输不畅得到缓解,有力保障了施工进度。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升5.2个百分点至63.1%,企业对近期行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6月份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近3年同期水平,表明非制造业市场供需加快恢复,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恢复基本面较广。在21个行业中,19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上升;二是恢复力度增强。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升幅分别超过6个和9个百分点;三是恢复均衡性较好。不仅是与投资相关的建筑活动保持良好升势,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相关服务业活动也较上月均有明显上升;四是恢复质量有所提升。伴随着供需加快恢复,就业有所回升,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至46.9%;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2.6%,连续两个月稳定在52%左右,明显低于一季度54%的平均水平。总体来看,本月非制造业明显恢复,企业预期有所升温,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61%以上,创年内新高。
“6月份非制造业PMI指数超预期强劲反弹,主要受服务业加快恢复带动影响。同时,我国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效果逐步显现,建筑业扩张步伐进一步加快。”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继续巩固经济恢复势头
“整体来看,6月份我国经济触底反弹,回升态势基本确立,但经济恢复进程中的不平衡问题仍需关注。”文韬表示。一是供需恢复不平衡。企业调查显示,6月份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为49.3%,表明从企业感受来看,相比企业产能恢复速度,市场需求恢复相对滞后。二是行业恢复不平衡。在制造业21个细分行业PMI中,有9个细分行业PMI较上月下降,8个细分行业PMI低于50%。当前经济恢复基本面仍需进一步巩固,要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落实重要原材料和基础产品保供稳价,夯实经济回升动力,促进产业链联动回升。
赵庆河也指出,虽然6月份制造业延续恢复态势,但市场需求偏弱依然是目前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出厂价格指数降至46.3%,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部分企业盈利空间受到一定程度挤压,经营压力较大。
非制造业方面,市场需求内生动力恢复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升至51.6%,连续5个月环比上升。“虽然市场需求有所恢复,但企业对市场需求不足的感受依然强烈,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的消费需求恢复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武威表示,预计下半年,随着疫情缓解,前期被压抑的消费存量与政府扶持政策带来的消费增量将陆续释放,有利于巩固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
“全面实现全年经济预期目标,仍需持续控制疫情影响,着力应对三重压力,全力以赴抓实抓好各方面工作。”张立群说。
郑后成表示,预计6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大概率在5月份基础上会进一步上行。宏观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指出,“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表明宏观政策还将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整体来看,当前经济正处于经济重启之后修复最快的时段,一方面表现为物流畅通带动供应商配送时间和生产状况明显好转,另一方面表现为此前被压抑的需求集中释放,服务业和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大幅反弹。不过,需求端的表现仍然偏弱。如何推动经济由疫后自然修复过渡到内生动能激活,可能还需要政策进一步呵护。下一阶段,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重点抓好一个“落实”和两个“统筹”,既要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同时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