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天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产权 >  战略研究
知识产权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添加时间:2022-07-21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成员国大会第63届系列会议以实体加线上的混合模式在瑞士日内瓦召开。7月19日,首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揭晓,中国2家企业脱颖而出斩获奖项,成为首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获奖企业最多的国家。

  这份荣誉充分显示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展现了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力。

  我国企业保持强劲创新活力

  会上,率团出席会议并以视频方式作一般性发言的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了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最新进展。

  2021年9月,中国发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对未来15年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重大顶层设计。2022年2月5日,中国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和版权方面的《马拉喀什条约》。“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主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立场,以及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的坚定决心。”申长雨说。

  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32.5万家,同比增长20.3%;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为210.7万件,同比增长22.0%,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5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3.4万件,同比增长23.4%,以占国内企业47.8%的数量产生了国内企业63.3%的有效发明专利量,保持着强劲的创新活力。

  与此同时,我国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储备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排前三位的技术领域分别是计算机技术、测量和数字通信,分别占总量的9.4%、7.6%和6.8%;增速前三位为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医学技术,分别同比增长78.5%、32.3%和27.1%。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储备的增强,支撑了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也增进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福祉。

  就WIPO框架下的相关事务,申长雨呼吁WIPO成员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展现更多团结合作的精神,坚持协商一致的原则,妥善处理共同关心的问题;各国继续努力,共同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继续完善WIPO全球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将中文等联合国相关官方语言纳入马德里体系和海牙体系;进一步完善WIPO的监督、审计体系等。

  新兴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正不断增加

  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介绍,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等新兴技术领域蓬勃发展,相关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正在不断增加。

  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整体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97.7万件,是2016年的2.8倍,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的比重达到35.2%。从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呈现出“三强鼎立”的态势,三区域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占国内的72.4%;成渝地区发展潜力大、增速最快,近五年平均增速达到27.9%。从创新主体来看,企业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占国内的73.1%,成为带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同时,我国在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人工智能为例,2021年,我国在中美欧日韩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获得授权的人工智能发明专利达到5.7万件,是2016年的5.1倍,年均增长38.5%。近日,德国专利商标局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021年,在与数字化相关的数字通信等技术领域,中国在德国的专利申请公开量较上年明显增加,优势地位不断巩固。

  葛树表示,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数字化发展进一步加快步伐,这也对数字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深入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和实践探索,推进实施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程,增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动能,助力打造我国数字经济新优势”。

  知识产权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当前,知识产权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开放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知识产权工作还面临不少问题和短板,例如: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有待提高,知识产权服务供给不够充分,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不足,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等。《规划》也将“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纳入了主要发展目标。

  “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葛树说,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知识产权跨境保护已成为创新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一门必修课,“总的来看,我国海外发明专利授权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申请人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实质审查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达4.6万件,同比增长14.1%,是2016年的2.4倍,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同时,2021年中国申请人提交并公开的PCT国际专利申请中,数量居前三位的技术领域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和音像技术,分别占总量的15.5%、15.3%和6.9%。增速居前三位的技术领域是生物材料分析、生物技术和有机精细化学,分别同比增长49.2%、39%和35.5%。欧洲专利局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21年收到来自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达到1.7万件,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华为位居企业首位,OPPO、中兴、百度、小米和腾讯位列前50名,中国专利申请呈现极具活力的发展态势。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市场主体正积极运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重点围绕数字化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不断加大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我们也希望这些申请能够在国外获得及时审查和授权,并得到有效的保护。”葛树说。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