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ESG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功召开。该研讨会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绿色发展战略部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企业价值创造,促进中外企业ESG实践交流互鉴,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认同的ESG体系。
博枫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布鲁斯·弗拉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财务官安德鲁·克劳斯,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等国内外“政”“产”“研”界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国际组织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共商共享国内外ESG发展新动态、新趋势,为中国与世界可持续发展献智献策。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发表题为《国资央企在 ESG中的行动与展望》主旨演讲,他指出:
第一,ESG在中国的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有其时代的必然性。ESG进入我国后迅速得到多方认可,究其根本原因,是ESG理念符合了时代要求,与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与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度契合。对我国企业而言,推进ESG实践,将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投资青睐和更好的市场反馈,打造市场合作竞争新优势,可谓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融入国际主流、接轨国际规则的客观需要,应该成为企业家的共识和行动准则。
第二,国资央企在ESG领域持续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制度建设上,国资委制定发布了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强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合规管理、强化董事会建设等ESG领域一系列指导意见、规章制度。去年,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其中专门对ESG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在具体实践上,中央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步伐,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加大履行社会责任力度。“十三五”以来,中央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均超过20%。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的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和科创板上市公司已率先实现2022年度ESG有关专项报告“全覆盖”,走在市场前列,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第三,期待国资央企在ESG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在投资经营实践中实现新作为。准确把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战略定位,在推动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共同富裕等重大议题中率先行动、积极作为,把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紧密结合,不断创造更大的产业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二是在优化完善治理中表现新风貌。通过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作用;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公司治理,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三是在参与我国ESG体系建设中展现新担当。立足国资央企实际,与ESG监管机构、研究机构、学术机构等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准则接轨兼容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价方法和ESG投资指引等,为我国ESG健康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博枫资产管理公司董事合伙人、中国区负责人司徒默,加拿大鲍尔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华夏基金监事会主席侯薇薇,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监事会主席钱龙海,日本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株式会社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末吉建介,长江证券资管公司董事长高占军,富达基金权益研究总监宁静等结合企业的ESG实践进行案例分享。
在圆桌讨论环节,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中诚信投资集团首席执行官马险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副所长盛磊,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志阳,围绕ESG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财税政策如何提升ESG表现,构建ESG投资生态体系,ESG推动企业低碳发展,ESG在产业链数字化与绿色化、基础设施投资、融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的潜力,ESG与社会创业创新机会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今年初,在国资委的指导下,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牵头,有关中央企业及控股上市公司、研究机构、高校院所还发起成立了“中央企业ESG联盟”。中央企业ESG联盟旨在通过开展协同研究、信息共享、经验交流、论坛举办,着力发挥中央企业ESG联盟对中国特色ESG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方面,努力将中央企业ESG联盟打造成为中央企业ESG建设的行动促进平台、能力提升平台、沟通交流平台,形成持久性、公益性、学术性的ESG开放合作交流工作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ESG体系建设领域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为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