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工作 >  科研成果
宋志平:10年出21本书我是如何完成的
【添加时间:2023-05-04 】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分享:


image.png



管理的真谛是什么?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宋志平没想到人生有如此多的“意想不到”:没想过做企业,结果却干了整整40年;没想过写书,最后写了二十多本。

与其说是“写”的书,不如说是“做”出来的书。他曾带领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这两大行业跨度很大的央企进入世界500强,他的企业管理思想,都是先经过实践,后对外讲述,再做深度思考,最终形成的文字。

管理企业的前三十年,他热爱读书,每晚都会留出两个小时作为“读书时间”,他读彼得·德鲁克、迈克尔·波特、吉姆·柯林斯、杰克·韦尔奇、稻盛和夫、盛田昭夫——经典的管理学书籍他都读。读书对他的管理起到了很大作用。之后的十年,他将这些前人的管理学理论,结合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教训和感受,最终形成了21本管理学书籍。他说,写书没有什么功利思想,核心目的就是“有用”。

他为什么开始写书?在如此忙碌的企业管理中,如何挤出时间写书?他是怎么做到十年“高产”了二十多本书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天《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翻开那些增加你生命厚度的书”的活动。活动中,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向大家讲述了他从读书到写书的过程。


宋志平分享的主要观点如下:

1.写一本书并不容易,我的写法是“先做、后讲、再想、再写”。

2.我把那些经典难读的书,读透了之后,结合管理经验,融入到我的书里。这也是我书的特点,不是简单的我的经验和我的感悟。

3.在要高质量发展、要做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要做世界一流、要专精特新的今天,还是要重拾管理的这些概念。

4.共享不是施舍,而是大家应该得到的,你去看每一个好公司,一定有好的机制,干部都有归属感,都真正成了主人翁。



image.png

以下为宋志平的讲述,有删改。


每天两小时


我做企业的前30年里,我很喜欢读书,但从来没想过自己写书。后10年里,我突发奇想开始写书了,是因为我的两位导师袁宝华和陈清泰,袁宝华先生是管理学的泰斗,陈清泰先生是一位老企业家。

2011年,中国建材进入世界500强,也是我人生做企业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两位老先生几乎不约而同地跟我说,“志平,我们看你是能写点文字的,你能不能把过去的经验、感受写成书?”其中,陈清泰说,“我们中国的企业不能总从零开始,我们总不能老读外国企业家的传记,我们能不能自己动手写写书?”

这是我开始写书的一个动力。我这个人比较听话,两位老领导给了我任务,我认为这是件大事,于是一边做工作,一边完成任务。起初我写书不自信,第一本书叫《包容的力量》,内容大部分是我的一些文章和访谈,相当于一个文集,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书。后来才慢慢的写起来,至今已写了二十多本书。

我是个读书人,我喜欢读书,但写书和读书又完全不同。写书需要有很好的故事,很好的构思,关键还得花大量的时间写出来。

大家都很感兴趣,你怎么有时间写书呢?我过去做企业比较忙,晚上10:00~12:00或9:00~11:00是我的读书时间,清晨5:00~7:00就是雷打不动的思考和写作时间。工作一天很疲惫,所以晚上可以读书消遣,但写书是一件费时的事情,需全力以赴、认认真真,要安静、脑子清醒,早上写书思想清晰,同时会出现好多潜意识的闪光点,效率也高。

写一本书并不容易,我的写法是“先做、后讲、再想、再写”。什么意思?因为我是做企业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实践,包括经验、教训、感受,记录下来之后我再讲,比如我到北大、清华给外界讲一讲,讲通了,我再细想,然后开写。所以我写的书与其说是写的,不如说是做的。

我一共写了21本书。像早期的《包容的力量》《央企市营》《整合优化》《国民共进》等等,大多和我做企业的经历有关,以我的一些文章采访、讲话为主。到后面,像《经营方略》这本书,完全是另一种形式,它从我40年工作、上千万字的记录中,淘出来了35万字,形成一共290多个小节的书,这本书像词典一样,给大家一个参照,大家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翻一翻,看看我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是怎么想的。

之后,我写了问道三部曲——《问道改革》《问道管理》《问道创新》,就有点像书的样子。在过去疫情三年,我给大家写了三本书,《企业迷思》《经营制胜》《三精管理》,此外还有新书《共享机制》。

还有一本书,我也挺喜欢的,是本漫画书。之前我写了本书叫《笃行致远》,回忆我过去做企业的108个小故事,一位漫画作家就根据这108个小故事,画了本漫画,叫《我在企业40年》。我觉得漫画挺好,日本人喜欢用漫画,我们很少用漫画来反映企业管理、企业经营、企业家。

写这么多书,也有人会问是不是代写。没有人代我写,虽然有办公室的同事帮忙整理,但我想我的书别人写不出来,大家一看就知道,都是我自己的经历,我的体会,我的感悟。我是个完美主义者,甚至一个标点符号,我都要弄准确。

我每天都写两个小时,大家想想这么多年的“每天两个小时”是多少时间呢?

我此前阅读有一个习惯,用一个箩筐装满我最近需要阅读的书,二三十本,这个读累了就换一本,因为我觉得不同的书在大脑里占用了不同的空间。我最近不用筐,而是将书摆在我的床边,随手就可以拿。

此外,出差时,我的书包里总要放两本书,换着读,所以我书包会很重。有人想帮我提包,他说:宋总,你这书包怎么这么重?我说:这是我的武器,关公的大刀多重,不是一般人能扛得动的,我做老总,我的武器是什么?就是我的书,我的“书包”真是“书包”。

以前书包里是放好几本书,不过现在我的眼睛不好了,读个20分钟左右就得休息一会儿。所以,大家趁着年轻的时候可以多阅读,等你上了年纪,眼睛会影响你阅读。也有人说可以听书,其实我也听书,但我主要还是喜欢读书,喜欢读的感觉。


得益于读书


读书对写书是有帮助的,读书对管理也是有帮助的。因为读书是读别人写的他的实践,我觉得我做企业这么多年,就是得益于我的读书,写书也得益于我读得多。

大家看我写的书里面,既有我管理实践的感悟,也有我读书的感悟,比如彼得·德鲁克的26本管理书我都读过。我把那些经典难读的书,读透了之后,结合管理经验,融入到我的书里。这也是我的书的特点,不是简单的我的经验和我的感悟。

大家知道在经管方面的书,其实有三种:一种是理论方面的,比如说彼得·德鲁克,迈克尔·波特写的书;第二种是经管作家,比如像吉姆·柯林斯,虽然他是老师,但实际上他是经管作家,从《基业常青》《从优秀到卓越》,再到《飞轮效应》等等,他是通过研究大量的案例,讲了一两个观点,也不是什么理论,这类书往往也是畅销书;第三类,则是企业家写的,比如《艾柯卡自传》,讲艾柯卡如何将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振作起来的故事。再比如,杰克·韦尔奇、稻盛和夫、盛田昭夫他们写的书,都是企业家自己的一些感悟,包括国内企业家刘永好推出了《焕新》、前年李东升推出了《万物生生》等,往往也都是畅销书。

我的书是这三类兼有。因为我读了大量的管理书籍,也读了经管作家写的畅销书,也喜欢读杰克·韦尔奇、稻盛和夫的个人传记,所以大家会发现我的书里,既可以看到德鲁克他们写书的角度,也可以看到克里斯坦森写书的角度,也可以看到稻盛和夫写书的角度。

也就是说,我综合了他们的一些特点,但是我写书的核心目的只有一点,就是有用。我不会为写书而写书,也不会把书名起得多么吸引眼球,内容是什么,书名就是什么,也没什么宣传。我写书没有什么功利思想,在意的是:是不是真正的有用、对大家有帮助。

image.png


高质量发展需要重拾管理


这二十多本书里,我觉得我比较满意的,也就是对大家确实有用的书有几本。

一本书《经营方略》,是2013年写的,我刚有提到不是写的,是在我上千万字的经验里面淘出来的,都是真实的、原汁原味的我做企业的一些经验和感受。这本书好在哪里?好在像一本企业的手记,因为这里面有290多个小节,每一个小节都注明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讲的。像是一本枕边书,企业家遇到什么问题,翻这本书必然能找到,我遇到同样问题,是怎么想的。

第二本我觉得比较满意的叫《问道管理》。问道管理是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的管理系主任带着5个MBA的学生,每个礼拜天来找我提问题,大概有五六个礼拜,一共问了508个问题,很宽泛,最后把这508个问题整理为《问道管理》。也不只是讲的管理,还包括人生态度等。我觉得这本书好在特别真实,真情实感,直接问答。

第三本书叫《企业迷思》,是我的“经营三部曲”的第一本,这是在北大2015年~2017年讲的课,叫“穿越迷思做企业”。我们做企业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比如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是集权还是分权,围绕20对迷思,我举了100个案例,每次讲两天课,讲了三年,每次讲两天,然后把它归纳下来,形成了这本书。它的好处就是讲述了如何辩证地看待企业里的一些问题。

第四本就是去年出版的《三精管理》,是我做企业40年的一个积淀。这套方法获得了2019年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后来我把三精管理概括为“三精十二化四十八法”,在管理的长期实践中,我觉得方法很重要,不都是理论。没想到这本书还很受欢迎,去年就卖了10万册,超出我的想象。

现在我们要做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只有创新加资本不行,我们还要继续加管理。也就是说,你有再好的技术,再好的经济模式,如果你的质量做不好,成本降不下去,照样会失败。所以在要高质量发展、要做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要做世界一流、要专精特新的今天,我觉得还是要重拾管理的这些概念。


管理的真谛



新书《共享机制》,也是我多年的一些想法。企业里最核心的是机制,什么叫机制?就是企业的效益和员工的利益之间有没有关系,有关系就有机制,没关系就没机制。

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时,我们的国企为什么做不好?因为没有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企业就没有积极性,不适应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个竞争经济,竞争经济就要求企业要有核心竞争,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人,人来自于精神,那精神怎么产生?这也是这么多年我们企业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

你要有机制。我在1993年刚做北新建材厂长的时候,几千名职工都没有积极性,经常迟到早退。我就问他们,你怎么就没有积极性呢?他们说,宋厂长,我们好多年没涨过工资了,我们好多年没分过房子了。我回答:说得对,但是涨工资分房子的钱在哪?我也没有,只有大家好好干,然后咱们有了利润,咱们就涨工资,咱们就盖房子。

当时我们在办公楼上挂了两个气球,一个写着“工资年年涨”,一个写着“房子年年盖”。我在那做了10年厂长,做到了工资年年涨、房子年年盖,那个企业由此发展起来,成为今天的北新建材。

我是第八任厂长,当时公司成立了13年。我常想,我前面的厂长他们的资历、学历都比我深,但为什么做不好?我的结论是,我比他们洞察人心,懂得人性,遵从人性进行管理。

管理的真谛是什么?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哪怕你没有学过德鲁克,但是你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你就掌握了真谛。所以机制很重要,所有的好企业都是有对的机制,做企业有机制就不靠神仙,没有机制神仙也做不好。

那机制为什么我用了“共享”?我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叫“激励机制”,后来这几年去学习了新的发展理念,“机制”还是把员工当成了雇员,“共享”是成立了员工的人力资本,也就是员工不是个普通的雇员,是一个资本。

今天我们的资本,既有金融资本,因为金融资本是上一届劳动的积累,没有金融资本谁去注册公司,所以要有金融资本,但是我们还要有人力资本,因为企业归根结底是人做的。所以共享指的是,让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共享,不要都让经营资本拿去,不要搞股东至上,而是说这两个都来共享。

我们做企业的过程中,应该很好的考虑到共享,共享能让企业产生橄榄型的收入结构,让股东、骨干员工都能分享财富,从而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机制是做好企业的底层逻辑,而机制里面要突出共享,共享是价值观。做企业其实核心逻辑是底层逻辑,底层逻辑的底层是什么?就是价值观。到了今天这个社会,我们肯定不能是土财主,而且你有共享,企业的盘子会越来越大,所有者这一块会越来越多。

所以这本书的核心,就列举了12个案例,包括华为、海康威视、小米、万科等等,既有国企,也有央企、民企。我认为做企业不管什么所有制度,只要你有合适的机制你就能做好。

关于共享我再说一两句。我在大学毕业当技术员的时候,车间主任和厂长起了争执,厂长就说:我给一颗豆,你就给我翻一个跟斗,我现在给了你三颗豆,你一个跟斗也不给我翻。我们的主任就说:你以为我们是猴吗?拿我们当猴耍。

这对话40多年过去了,但一直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到底人是猴还是人?我们来共享不是给大家施舍,而是大家应该得到的,能不能做到这点、还其本源?你去看每一个好公司,一定有好的机制,干部都有归属感,都是真正成了主人翁。

我们讲了这么多年的主人翁,得有资本、有股权,你才是企业真正的主人,主人应该是财产上的主人。而这财产是什么?就是你自身的人力资本,所以现在叫知本,知识的知、本钱的本。共享指的是创造了财富的共享,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共享。

目前,我手头上正在讲的课包括“十大战略”,研究企业战略问题;“十大领导力”,讲这一话题的人多如牛毛,但我认为要接地气,能不能翻一本书就能彻底明白;另外还有“企业观”,之前出版的书有提及,但过去十年我对企业观有了新的理解。未来,我或许会基于这三个课题继续出书。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