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工作 >  科研成果
宋志平:谈谈企业的稳与进
【添加时间:2024-02-06 】   来源: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分享:


回顾过去一年,我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持续回升向好。新的一年,虽说可能会遇到困难和不确定性,但还是充满希望和期冀的一年,相信我国经济还是持续恢复和稳中向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个方针和总基调既实事求是又充满哲理,不光是指导宏观经济的政策和方针,对我们目前的企业运营也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在目前形势下,做企业也要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处理好立和破的关系。

做企业“稳”是基础

过去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企业面临的机会很多,遇到问题之后复原也相对容易。但今天,企业很难再挣快钱和热钱了,必须把握好方向,掌握节奏。“稳”就是企业尽量地少犯错、不犯错,要先不败而后求胜。这主要体现在企业要务实达观、专业经营、精细管理、防范风险。

务实达观。看形势既不要悲观失望,也不要盲目乐观,而要看开一点,扎扎实实做事。无论经济形势怎样变化,企业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紧盯市场和业务,种好企业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学会创造适合企业自己的小环境和小气候。

专业经营。工业早期,企业大多是专业化,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企业走入多元化,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家又回到专业化。毕竟企业的能力有限,专业化才能集中财力和精力,有些大的投资集团可以搞多元化,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还是要走专业化的道路、走专精特新的道路。大企业对标世界一流,小企业做到专精特新。如果确实专业化发展撞上了天花板,可以做有限相关多元,也就是在技术上、产品上、市场上有相关性,有内部的协同效应,但即使如此,也要限制业务的种类,一般不超过三项业务。转型不一定转行,而是利用创新技术进行差异化经营。我很赞成企业走专业化、多品种的经营模式,尤其是在专业化领域里做细分业务的头部企业,这也往往是企业在过剩市场中逆势发展的途径,从而使企业脱离恶性竞争的红海,进入细分市场的蓝海。

精细管理。高速增长时代主要靠跑马圈地,高质量发展时代主要靠精耕细作。管理是企业手头上的功夫,企业既要抓创新和机遇,但手头上的功夫也得跟上。管理是永恒的主题,企业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无论有多好的技术、多好的商业模式,如果质量做不好,成本下不来,企业照样可能会失败。

防范风险。风险是客观的,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风险始终如影随形,要特别重视决策风险和资金链风险,要特别重视企业的现金流,做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的利润。企业不光要有防范风险的意识,关键还要提高管理风险和处置风险的能力。管理风险就是要建好风险的“防火墙”,而处置风险就是使风险带来的损失最小化。

做企业,经济上行时可以走得快一点,经济有下行压力时要走得稳一些,遇到困难则得会扛,稳得住才能活下来,活下来才能求发展。

做企业“进”是目的

做企业,“稳”不是目的,“进”才是目的,“稳”是为“进”创造条件,但“进”才能有助于企业长期的“稳”,这是辩证关系。企业如果只稳不进会止步不前,如果只进不稳会轰然倒下。就像我们骑自行车,只有骑起来才能稳,企业也一样,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稳健发展。企业的逻辑是成长的逻辑,不成长就会消亡,不存在躺平的企业,躺下就很难再站立起来。人要运动才能健康,企业发展才能生存。

前段时间,我带着北大光华DBA学员去日本访学,在交流时当地企业家提到,失去的30年中该汲取的教训是,过去由于过于谨慎,企业只想着还钱不贷款,不投资不发展,也就是只稳不进了。我们不能重蹈这个覆辙,所以一方面要稳,另一方面还要进。企业要有进取心,积极作为,这里有几件事很重要:战略调整、有效创新、共享机制、两个市场。

企业战略是研究做什么的学问,是企业的头等大事。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因此,要特别重视企业战略制定和调整。制定战略时要特别注重做强主业,战略调整时也要业务归核化,有出血点的非核心业务要坚决剪掉。企业发展中要正确定位,当大则大当小则小,大企业定位世界一流,小企业定位专精特新。发展企业既要重视企业内生式成长,也要重视联合重组,有时候整合资源的能力比创造资源的能力更重要。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做好经济跨周期调节、提升企业竞争力、克服企业困难,都要靠创新。我提倡企业要进行有目的、有质量、有效益的创新,减少盲目的创新。企业不创新等死,但盲目创新会找死。任正非曾讲到,领先三步是烈士,领先半步是英雄。创新方向的选择至关重要,但是创新成功与否还取决于什么时候行动、如何行动。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优势的竞争,企业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又来源于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不是只靠企业家一个人就能做好的,要靠全体干部员工共同努力往前走,而要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共享机制是关键。华为的成功靠什么?有两点很重要,企业家精神和机制,有任正非这样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再加上“财散人聚”的机制,即使承受着巨大压力,华为也能众志成城,发展得很好。

许多优秀企业的实践证明,做企业有机制不需要神仙,没有机制神仙也做不好。机制就是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之间正相关的关系。最近我专程参观了山西平遥古城的日升昌票号,两百年前他们就设置了银股和身股,让出资者和管理者、员工共享财富,把生意做得很兴隆。在当今的高科技和新经济时代,要让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共享企业的财富。其实管理的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谁能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谁就掌握了管理的真谛。

市场是做企业的根本,客户是企业的江山。企业要积极开拓市场,促进国内和国际双循环。企业要坚持客户主义,为客户创造价值。我常讲做企业的四大核心,即核心业务、核心专长、核心市场、核心客户。其中,占领核心市场和创造核心客户是目的。

两个市场指的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作为企业来讲,先要定位自己的核心市场在哪里。在产能过剩、行业内卷的压力下,不少企业积极“走出去”布局海外市场,进行国际产能合作,缓解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有企业家讲,中国企业要从“中国造全球卖”发展为“全球造全球卖”,我挺赞成这种心态的,相信假以时日,世界一定会变成中国的工厂。

如何立起“新”业务

经济有周期,其实产业发展也有生命周期,企业的业务会受到生命周期的影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当一项业务如日中天时,应意识到这个业务可能慢慢会进入衰退期。这个时候就要未雨绸缪,适时发展新业务,做业务也要骑着马找马,用老业务的利润培育新业务,当新业务做起来后逐渐代替老业务,这就是常讲的穿越企业生命周期、实现持续增长的第二曲线。

记得德鲁克先生说,不少人认为过两年你来看我的公司都是新业务了,但10年过后公司90%的收入仍来源于老业务。其实创新也是如此,既要重视持续性创新,也要重视颠覆性创新,不重视持续性创新今天没饭吃,不重视颠覆性创新明天可能被颠覆。像现在一些大的汽车制造商,既要做好燃油车也要开发电动车。因此,做企业也存在一个先立后破的问题,在把手头上业务做好的同时开发新的业务,把现有业务赚的钱投入到新业务的创新中去,要掌握好这个节奏。

选好一个新业务其实挺难的,新业务的选择要遵循“四问四要四不做”的原则,这也是我在企业里一直坚持的原则。“四问”是指,一问自身是否有优势,二问市场是否有空间,三问商业模式能否复制,四问与资本市场能否对接。“四不做”是指,一是产能过剩的项目不做,二是不赚钱的项目不做,三是不熟悉的项目不做,四是有法律风险的项目不做。对照“四问”“四不做”,一项业务能不能做就有了基本判断。那这项业务能不能长久地做下去呢?关键点是什么?在新业务培育发展的过程中,还应牢记“四要”,一要风险评估,二要专业协同,三要收购团队,四要执着坚守。

总之,新的一年,我们做企业也要循着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大思路,树立良好的心态,调整好工作状态,创造良好的市场生态,做出更优异的成绩。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