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薛健在“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座谈会上的交流讨论发言
【添加时间:2024-03-21 】   来源: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分享:


image.png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薛健    

尊敬的彭会长、刘会长,各位专家、企业家们下午好,今天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两会精神。今天的主题是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创建世界一流企业,首先我想在探究如何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之前,可以一起思考一下什么是世界一流企业?我仔细地学习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今年他在讲国企的时候,强调了做强和做优主业,没有提做大,以前把做大放在最前,后来也变成做大放在中间,放在最后,这次没有提做大。

我也看了2023年的财富世界五百强评价指标,在营收占前十位里面,中国有三家公司,国家电网、中石油和中石化。在五百强里面,中国一共有142家企业上榜,国企是118家。我这也有一些数字,上榜的中国企业里面,营业收入总额是11.74万亿美元,利润总额是5618亿美元,净利润率是4.77%。在上榜的五百强里面,国跟国之间可比性比较大的就是美国了,他上榜的企业是136家,比我们的142家少了六家,这些上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是13.04万亿美元,比我们的11.74万亿美元多了一点点。但是这些企业利润总额是一万亿美元,基本上是我们上榜企业利润总额的两倍,换句话说是我们的利润率的两倍。中国企业目前为止在大的方面,已经在全球非常有实力了,但是如何做优做强,确实是我们后续需要进一步考虑的。

当然了,上榜的企业,我也看了一下行业,中美两国的企业行业还是不一样的。我们国家更多的是石油、电力,包括通信,以国家战略性企业的央企为主,美国更多的是制造业、金融、零售、科技,以民企居多。我自己是财务专业的,从财务的角度来看,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维度,如果讨论大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看企业的规模或者营业收入。但是在看强时更需要看利润,包括利润的增长,资产的质量和营收的质量,甚至发展的质量,这是完全不一样的维度,只有企业在做优做强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企业长期地做大。

后续在往下读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也看到了一流企业的关键。我们报告中提到了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只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企业才会做优做强,才会在市场上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就是国资委去年提出来的四新,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和布局结构新。除了核心竞争力,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了要增强企业的核心功能。核心功能主要是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国资国企服务国家战略主要发挥三大作用,一个是科技创新,一个是产业控制,还有一个是安全支撑,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科技创新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体制的创新,一个体制的创新或者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为创新持续地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和保障。具体来讲大家比我更有感悟,国企在投资的时候有容错和试错机制,而民企肯定是自己的钱投资更灵活,国企要终身地追责,如果我们建立一个好的容错试错机制,可以进一步鼓励国企在投资的时候减少更多的顾虑。

同时,也要加强激励机制,如何提升科技创新在国企考核中的比重,激励突出的创新员工,以及内部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员工的潜力。也要注意吸引和引进培养人才,这些措施共同推动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为推动国企引领现代化生产体系应该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并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相互连接的产业链。同时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等等。

第三强化领域的保障,更好支持国家的战略安全,强化国有经济在国防、能源、粮食等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并通过市场手段增加民生、服务供给。

以上提到的三个国企服务国家战略的三个核心功能,作为学者,国企研究院,我跟同事们一直在想,设计一个衡量国企发挥核心功能的指标体系。因为之前衡量企业的财务增长体系比较全,衡量企业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包括在整个产业链中发挥的作用,这方面可能从学术的角度比较难衡量,难以能够给大家一个量化的直观的数字或者一个指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个全面的体系化。因为确实数据有一定的获得的难度,还有衡量方面,所以后续大家有任何的建议或者数据上的支撑,也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一些信息。

最后希望能够跟各位企业家和各位企业、研究机构能够进一步建立紧密的联系,希望大家多多指导我们的工作,也为国资国企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决策参考,谢谢!

根据现场记录整理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